把有特殊需要的学生融入普通班级已是特殊教育的新趋势。美国在1980年开始实施社会融合(integration),让原本在特殊班的学生进入普通班与普通学生融合(inclusion),并将这样的班称为“融合班”。
一般人常将融合教育和回归主流混为一谈,究竟两者的差别在哪儿?最大的差别在于融合式班级中特殊学生是班级里的一分子,让特殊学生能在普通班级中参与并学习;换言之,特殊学生的需求不需通过特殊班而在普通班就可得到满足。回归主流则是让特殊班的特殊学生在部分时间进入普通班级中。资源教室安置,指的是特殊学生到资源教室接受以主科为主的补救教学,大多数时间特殊学生和普通学生在一起。
回归主流的起源
美国早在1970年就提出回归主流的理念。回归主流指的是把特殊学生安置在普通班级,让所有学生享有相同的学习资源和机会,给予特殊学生一个正常化、非隔离的教育环境,让就读特殊班的学生在非学科时间进入普通班,跟着普通学生的进度上课,如午餐、体育课、美术课。因此“回归主流”的理念在于特殊学生不再在特殊环境中学习,而是有回归到普通班级和普通学生一起学习的机会,其目的是尊重特殊学生的受教育权,使他们回归到社区,同享社区的教育资源,其优点是可增进特殊学生的社会技能,缺点则是无法确保特殊学生能在普通班得到所需的服务及关注。
融合教育的起源
美国于1990年通过了《残疾人教育法》,强调通过融合增进残疾人的独立能力。在大力推行融合教育的情况下,融合成为一种潮流,这不仅影响了特殊教育体系,也冲击了普通教育体系。这里所谓的融合,指的是让特殊学生进入普通班级,成为普通班级一分子的教育方式,让特殊教育及普通教育不再是完全平行的两个系统,是普通教育成为更负责、更具资源性和人性化的系统。因此,融合教育在美国被视为教育改革的一环。
1994年6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特殊教育大会后发表《萨拉曼卡宣言》,提出下列融合教育的主张:
·每位儿童应有机会达到一定水平的学习成就。
·每位儿童有独特的特质、兴趣和学习需求。
·教育制度与教育方案应充分考虑儿童的特质与需求的差异性。
·特殊需要儿童应进入普通学校,而普通学校应提供以儿童为中心的教育满足其需求。
·融合导向的普通学校能有效消除歧视的态度,创造受欢迎的社区,建立一个融合的社会,达成全民教育的目标,对教育系统效果及成本效益都有所助益。
融合教育的特色
·和同年龄的同伴一起学习
·普通教育教师及特殊教育教师一起合作
·提供合作学习、活动本位教学、全语言等教学策略
·学习类型多元化
·多层次教学
·尊重个别差异
·主动学习
·合作学习
融合教育的好处
·提高自信心
·有跟上进度的动力
·适应不同教学以及提高学习能力
·提升他们原本在特殊班时所能达到的成就水平
·在较大的班级里生活,有较大的社交空间
·享有和其他普通同伴一样的生活圈以及社交资源
·能在普通教育体系中得到更专业、更适合他们的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