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和B两个家长同时带孩子进了一家自闭症康复机构,因为孩子的程度差不多,被分到了一个班里。
半年后发现两个孩子的区别越来越大,再次评估后,A的宝宝被重新分进了高级班。
B家长感到奇怪,认为这不公平,找机构老师多次谈话,要求也把孩子分去高级班,当然,最后的结果肯定是没调成。
为什么同样程度的孩子,在机构干预半年后,差别那么大,一个已经有了很高的认知和理解能力,一个却还停留在原水平线上?
原来,问题出在家长身上,同一个老师,同样的教室,同样的课程,甚至孩子也是同样的能力,唯独不同是就是两个孩子的妈妈大不相同。
A在生活中处处不忘干预,看见什么教什么,随时随地见缝插针地给孩子讲解,而B呢,孩子从机构出来,她只把老师留的作业给孩子复习一下就算完事。
所以孩子的差距一点点就拉开了,可见,家长其实才是那个决定孩子能走多远的人。
今天把这位优秀家长的经验总结出来分享给大家,希望能让更多的人看到,也能用上。
多元化教学法
举例说明:
我们为了给孩子教认知,好多家长都买了识物卡,甚至是识字卡。
以识物卡为例,普遍的家长都是这么教:拿一张香蕉的卡片,指着教给孩子说几遍,意在教会孩子这是“香蕉”!
通常都是家长说一遍,孩子仿说一遍,然后再从几张卡片里让孩子指认一遍。
确确实实孩子没多久就认识了什么是香蕉,一般只要拿出卡片他们可以迅速的把名字说出来。
而这位妈妈的方法则是:
一张香蕉图卡
一支实物的香蕉
妈妈分别指着卡片和实物告诉孩子这是香蕉,通过这种方式教完之后,孩子不仅明白了不仅仅“图片”上那个香蕉是香蕉,拿在手里,可以触摸的这个也是香蕉,剥开皮之后再让孩子看看,仍然还是香蕉。
当妈妈带孩子逛超市的时候,看见摆成一排一排的香蕉也不忘告诉孩子“这些放在一起的也是香蕉”。
这种干预方法起到了很好的泛化作用,避免了刻板行为严重的自闭症孩子,只知道图片上那个是“香蕉”,换个地方,换个样子(剥皮后),换了个呈现方式,就不知道是“香蕉”了。
而优秀妈妈不仅把泛化做到了极致,还同时让孩子懂得了“香蕉”的颜色是黄色的,形状是弯弯的,吃起来软软的甜甜的。
孩子通过一个物体学习到了好几样东西,颜色,形状,以及吃起来的触觉,和味觉感受。
单从一个物体上,她延伸出来的知识就比另一个妈妈多了许多,可想而知,时间长了,两个孩子之间的认知水平立见高下。
有声陪伴法
好多家长往往在机构陪着孩子累了一天了,回家后很少说话,加上还有许多家务要忙,也没有太多的精力跟孩子一直说啊教啊。
但其实,给孩子放空的机会多了,他学习的时间也就是少了,进步的当然也就缓慢了。
对于自闭症儿童,每一天的每一分钟都不浪费,才会在日积月累之下,看见他们实实在在的进步。
这位妈妈平时是怎么做的呢,她即使自己在忙着,也会不停地给孩子讲述,比如正在洗菜做饭,妈妈就会一边择菜,一边跟孩子说:你看,妈妈在择菜呢,把不需要的,坏了的全都扔掉,把好的留下。
洗菜的时候也会不断地“打扰”孩子,一会儿喊他名字,一会儿让他过来看看,并告诉孩子,菜要洗了才能吃,总之不管干什么,衣食住行她都会叫上孩子,少给他发呆的时间,每时每刻都让孩子听到或者留意到妈妈的言行举止,说得多了,见得多了,自然也就懂得多了。
出门在外也是如此,路过什么,看到什么都会给孩子介绍,路边的一棵小草,地上的蚂蚁,树上的飞虫,广告牌子,斑马线,路灯等等,妈妈不停的讲,孩子不断的吸收,纵然学得再慢,记得再少,但每天都这么反复的重复这些事情,孩子自然比起什么都听不到的孩子储备的信息量要多得多。
以上的两个方法既不复杂也不困难,只要有心,谁都能做到,不怕你自闭,就怕你有个不爱动脑子,不爱努力找方法的家长,孩子的变化和成长确实在某种意义上来说,是由父母决定的,而不仅仅因为他们有着程度不同的自闭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