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心的家长会发现,现在很多的孤独症康复机构都设置有音乐相关的课程,如音乐课,音乐治疗课,高频音课,高尔夫音乐课等等,那这些课到底有什么区别呢?
从课程设置目的的角度来讲,其实只有两种音乐课,一种是为了培养孩子的兴趣而设置的音乐兴趣课,在整体课程配置中居于辅助地位,另一种是为了缓解病情而设置的音乐治疗课,在整体课程配置中是主体课程之一。
当然,从家长角度来讲,更希望孩子上的音乐治疗课,而不是音乐兴趣课,但事实上,很多家长在为孩子选择课程时都选错了。
很多人认为音乐治疗非常高大上,其实它是很接地气的。从古到今,音乐治疗在世界各地都未曾间断,从原始人用于祭祀、驱邪、庆典的古乐舞到宫廷和民俗的各种音乐流派,从西方古代的格里高利圣咏到我国近代的学堂乐歌,其对人的教化、对生活的反映从未间断。远古时期的巫师用乐舞驱邪治病,戏剧、乐曲的教化等其实都是音乐治疗的前身。
根据高天老师著的《音乐治疗学基础理论》,音乐治疗这门学科正式成立于1940年的美国,是一个系统的干预过程。在此过程中,治疗师运用各种形式的音乐体验,以及在治疗过程中发展起来作为动力的治疗关系来帮助治疗对象达到健康的目的。
音乐治疗是一个科学系统的治疗过程,并非单一、随意的音乐活动。治疗师有系统、有目的地干预是音乐治疗的首要前提。音乐治疗运用一切与音乐有关的活动形式作为手段,如听、唱、器乐演奏、乐曲和歌词创作、即兴演奏等各种活动。音乐在这里,是具有治疗性的,并非只是听音乐放松或者是为了兴趣爱好而学习音乐。
有时,音乐治疗与音乐教育是非常相似的。治疗师有时会通过教育的方式达到治疗的目的,例如通过对音乐技能的学习以提高某些生理功能(针对老年病或者某些特殊儿童),又例如通过音乐活动提高社交能力以改善人际关系或获得对现实世界的正确认知等。但治疗与教育有着本质上的不同,目的上讲,前者用来康复,是通过音乐活动的形式对特殊儿童进行有康复目的的干预,而后者则不然。所以,对于音乐治疗中的演奏和演唱,技术上的好坏不那么重要,关键是要达到治疗的目的。
另外,治疗师与治疗对象并非师生关系,在角色、责任、亲密程度、动力和内容上都不一样,所以介入方式也不同。
如今,诸多自闭症康复机构中开设了音乐治疗课程,但其中有些做的并非音乐治疗,而是打着音乐治疗的旗号在学习音乐技能或是跟着音乐做游戏。
因为工作的原因,我之前也参观过不少机构,见过不少机构所谓的“音乐治疗”,有的可以说是集体游戏,就是随音乐跑跑跳跳,跳一些简单舞蹈或活动操;有的利用奥尔夫乐器打节奏;有的在学习乐器演奏、唱歌等,形式五花八门。而代课老师并没有系统学习过音乐治疗,而是一些音乐教师或特教教师的客串,他们并不懂心理学、医学和音乐学,治疗目标也不明确。
所以,不客气地说,这些孩子就是上了几节对于他们康复几乎没有作用的“音乐课”而已。
有音乐活动的形式,不代表有康复的作用,毕竟治疗的目的是康复,音乐治疗也是如此。以歌唱性治疗而言,并非简单的唱歌,歌唱疗法是根据治疗目的而定的,例如治疗的目标是改善发音、学习“如何学习的技能”、改变现有的状态心态、改善学习策略和记忆等,这些目标会益于进步和康复,改善阻碍学习中的实际问题,制定的目标并非独立,而是多元统一。
从形式上来说,根据不同的能力和治疗层次不同,以至于有不同的阶段,在每个阶段的目标侧重和形式都是有差别的。小组是在一些机构的“音乐课”中很常见的形式,又称“小组课”或“团体课”。其实在真正的音乐治疗上,团体或小组形式是要求很严的,不仅要达到一定能力,而且其中偏重于多层次互动的治疗关系,这些是要经过系统的个别音乐治疗,而在许多不太正规的“音乐课”中很难做到。他们还没有在个别治疗上过关就已经开展团体音乐治疗,这样虽然节省了人力开支,但是从康复的角度上来讲这是有问题的。
那些不太正规的“音乐课”里的内容比较单调,目标上与康复意义无关,另外那些治疗师的音乐学、乐器演奏、心理学等方面的功力不够,可以说非常混乱,谈不上音乐教育,最多是配合音乐的游戏而已。
康复干预的本土化是非常重要的一点,因为认知和人际能力的培养,是在特定的社会环境中发展,受当地的文化影响。
音乐在世界任何地方都有流传,但是我们目前应用的的音乐治疗无论理论还是操作方法大多来自西方。尽管现在日益全球化,对外交流频繁,文化上的共同点不少,但依然有大量的差异存在,而让音乐治疗对我国自闭症孩子中能够取得不错效果的话,需要结合文化和国情进行本土化。
我曾给一个4岁多的星儿做音乐治疗,我先是看了他的PEP3和VBMAPP的测量结果,看到了他的IEP(个别教育计划),后来与孩子接触发现他的注意力非常薄弱,他的辅导教师和家长也说他学东西很慢,总是记不住而且对问题的回答不假思索但缺乏变通。
我针对他现有的状况和表现以及针对他的现有能力开展了音乐治疗,其中有几个治疗目标是针对注意力、信息加工和记忆的干预,为此我开始用音乐演奏去吸引他,有时即兴,部分音乐使用的是我们的儿歌。
最开始时,他喜欢节奏感较强速度较快的旋律和歌曲,会跟着扭动,我发现她的扭动频率很合拍,于是开始在节拍不变的基础上将音乐进行加工,在原有旋律上加奏慢一倍的旋律,并且在每次治疗的音乐中加入固定的几首歌曲并演唱。4次治疗后,我唱这首歌曲并开始断断续续的留白让他补充,接着就把空白放得越来越长,到第10次时,他几乎能完全独立唱出整首歌。
经过一段时间的观察,我知道了他的记忆规律,并能让他连续听5次,每次治疗听一次,在5次治疗后完全独立唱出。可以说他在聆听互动中认真配合,不知不觉中把一个从未听过的歌曲在听过5次后学会,而且接触的歌曲越来越长。
由于那位星儿要面临着去幼儿园融合,所以需要建立和适应他未来要面对的环境里的常规。在这里我想说我国的大部分幼儿园与欧美国家不一样,我国的幼儿园在日常行为上要求有很多,能安静坐好不乱跑乱叫听从指挥是最基本的要求,所以在给做治疗的过程中也引导着他能去像幼儿园里的小孩子一样坐有坐相、站有站相,就算很开心也要以适当的方式去表达。这其实也是本土化的一部分。
后来与他的辅导老师沟通,他跟我反应孩子进步很明显,学得快多了并且认真了不少,人也变得有规矩了。刚才的例子就是干预改善“学习技能”和“建立常规”的例子,治疗用的部分音乐也是我国的儿歌,治疗目标是结合了他现有能力、现代ABA的新观念以及针对了他康复或者说进步中的一些阻碍、环境适应等。
由于我国与欧美国家的情况不同,使孩子们面临的环境也不一样,导致他们的IEP(个别教育计划)和要做的内容也不相同,所以给音乐治疗的长短期目标也是结合了本土化的IEP,利用的音乐也大多为我国的音乐,甚至即兴演奏的音乐也是多元化的,加入了本土的元素。
目前国内许多机构,主流的干预方式是ABA,因此,许多家长也因此对一些“非主流”的干预方式保持防备,特别是在经历了各种不靠谱的试听课之后。其中之一,就是音乐疗法。家长们往往没有发现,孩子上的只是音乐课,而不是干预课。原因就在于“疗法”一定是有治疗目的指向的,带有明确的干预目标指导的。
家长在接受音乐治疗之前,一定要确认教师上课的干预目标内容,包括肢体的运动,气息发音的训练,或者注意力强度训练等。如此一来,家长也能更好的观察孩子的学习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