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日常生活中每一个微小的动作,其实大多都要调用到大脑许多不同的区域进行协同工作。
例如,一个孩子看到妈妈下班回家了,高兴地扑进妈妈怀抱,撒娇道:“妈妈,你可回来了!想死你了!”这个动作,需要调用到大脑的哪些区域呢?
首先是视觉上看到妈妈,然后调出相关记忆(图像、声音、触觉、味觉、认知等等),唤起情感,接着再调出动作和语言相关的记忆,最后执行动作,发出语言。
仅仅这么一个简单的反应,就涉及到了大脑内部六七个以上的大区域进行协同工作。
然而,自闭症的孩子在同样场景下做出的反应会明显异常。他们或是面无表情,或是没有正常语言,或是眼神游离,或是动作刻板。
那么,为什么自闭症的孩子在做上述这个反应的时候,会显得很困难、很机械呢?
因为他们的大脑和常人不一样。
大脑异常发育是自闭症神经病学检测中反复得到验证的一项结果。
美国肯塔基州路易维尔大学的曼纽尔卡萨诺瓦(ManuelCasanova)对病人做了尸检后发现,使脑体积过大的部分由所谓微柱结构组成,它们位于大脑靠外的基层,即大脑皮层。
微柱好比大脑的微型处理器:约莫80到120个神经细胞聚集成簇,消化诸如感知记忆等基本的神经信息,然后将这些信息以某种方式整合到一起。
曼纽尔·卡萨诺瓦博士研究指出,相对于普通人而言,孤独症个体和科学家的大脑在大脑皮质的单位面积上,具有数量更多和体积更小的微柱结构,就像是他们的大脑在一个芯片上合成了更多的集成电路。
这种大脑更适合于处理细节信息,反过来,在处理整体性信息的社会功能上就会表现得差一些。
但是大家别把他们的这个特征浪漫化了。原来他们个个是细节处理的高手?不是的。绝大多数情况下,这表现为障碍。
首先,过度的细节会带来感觉超负荷,绝大多数自闭症孩子饱受这些问题的困扰。
微柱对感觉器官输入的数据进行过多的信息加工处理,造成感官知觉被放大,产生极度强烈的图像、声响、气味和触感。
与此同时,微环路过于活跃,则整合信息就很困难,因而感知到的就像是被割裂的片断。
这种感觉超载导致自闭症儿童对外界事物异常敏感,从而会产生恐惧、惊慌等情绪。
比如,有的孩子能看见日常荧光灯的频闪。在常人眼里柔和的灯光,在他们眼里就像舞台激烈闪烁的霓虹灯。
有的孩子能听见非常细小的声音,普通的环境对他们而言已经是巨大的噪音。
当其它各种感觉都过于强烈时,孩子几乎无法进行社交活动。
然后,过度的细节会分散大脑有限的注意力,导致他们沉溺于无关紧要的细节而忽略了更重要的信息。
比如你教一个自闭孩子玩玩具,你说“小车车来拉货了,滴……”而他可能就在观察车轮在转,车上有一个黄色的灯。
更别提社交环境中他们需要去注意的大量细节了。和别人面对面说话,一般需要关注他人的眼神、动作、环境、服饰,同时分析听到的语言。
而自闭的孩子呢?可能正沉迷于观察两片上下翻动的嘴唇。
由于上述大脑结构上的根本性差异,因此他们发展出一些有别于常人的特征:
自闭症的孩子拥有常人缺少的优势——心无旁骛。对于感兴趣的领域,他们非常专注,可以忽略掉周围的一切。这点恰恰是成为领域专家所需的。
如何引导他们去关注更重要的信息,同时帮助他们挖掘自己的潜能,把自己的专长运用到有意义的领域,这是很复杂的一件任务。
自闭症意味着不同的思维和学习方式。他们的思维方式是关注细节的、自下而上的。而我们普通人相反,是首先关注整体的,自上而下的思维方式。
我们不能用我们的一套标准来衡量他们。普通人自上而下,关注整体和抽象的思维方式,使得我们很容易学习新概念,只要学习一次“狗”这个概念,自己就可以泛化到各种类型的狗。
而自闭症儿童需要观察无数个狗的实例,才能最终归纳出“狗”的概念,所以他们学习相对较慢。
由于自闭症人士的大脑难以多区域协同处理,因此他们在生活中表现为单线思维,一次只能做一件事情,难以同时进行多任务处理。
比如我们在评论别人时,我们会考虑该怎么说,这样说合适吗?当说出后会观察别人是否喜欢这样的评论,如果不喜欢会怎么样?但是自闭症的孩子无法进行如此多的思考。
所以自闭症孩子和人面对面交流该有多么困难!要构思语言,要观察眼神,注意区分场合,还要控制自己的行为。
这么简单的一件小事,对他们而言是很复杂的多任务操作!需要反复的、大量的、持续的练习!
自闭症人士和普通人的区别就好像男人和女人的区别,不一样的生理构造,产生了不一样的思维模式。
同样道理,自闭症人士也不应该因为思维方式与普通人不一样,就被贴上“残疾”、“弱智”的标签而受到歧视。
把自闭儿归类为残疾人,事实上是一种典型的社会结构性暴力。结构性暴力主要是基于社会的、经济的、政治的、法律的、文化的等传统因素对人的潜力的限制,包括社会歧视。
社会结构性暴力建构了一系列价值体系,按照是否拥有权力、财富、学历、外貌、智力、体力等稀缺资源对人进行价值排序,在社会上便构成了一个有高低之分的价值序列。
人们根据资源、身份等自动地对一个人的“价值”进行排序,并在心理上屈服于这个价值排序。处于序列末端的人,自然就受到其他人的歧视。
这种结构性暴力对人的伤害,同直接暴力给人类造成的精神痛苦是一样的。按照普通人的智商测试标准,75%以上的自闭儿智力都偏低,处于智力序列的最末端。
这就是造成多数家长自卑的根源。许多家长会有难以启齿、孩子不敢带出门的种种顾虑,随时随地生怕其他人投来异样的眼光。
如果用适用于普通人的智商表来测试自闭症人士,恰恰就是爱因斯坦所说的,“用会不会爬树的能力来评判一只鱼。”
普通孩子测量智商通常依据韦氏儿童智力测量表。用这个表来测试自闭症儿童通常得分较低。但是如果换成瑞文量表,自闭症儿童的得分可以提高30%。
所以,为了不让“残疾”、“弱 智”这些歧视性的结构性暴力语言进入到我们内心,伤害到我们和孩子,摧毁我们的自尊,我们有必要脱离社会大众的人云亦云,摆脱羊群思维,静下心来真正分析一下自闭症这个概念,是不是残疾?是不是缺陷?
从宏观的生物学进化史来看,存在“残疾、缺陷、劣势”这种概念吗?
从前有一只鹿,它很不幸地跟别人不一样,脖子长得太长了,以至于经常脑供血不足,成天到晚晕乎乎的,为此还差一点被狮子抓住吃掉。
周围人都嘲笑它的缺陷,特别是它叉开四条腿喝水的怪样子最令别人发笑。它自己也觉得天生是个倒霉的可怜虫。
然而有一天,大干旱来临了,树木减缓了生长叶子,这使得食物严重不足,低处的树叶都被鹿儿们啃光了,鹿开始大批大批地死去,唯独有那只长脖子的鹿儿,悠闲地啃着高处的树叶。
它克服了天生的“生理缺陷”,终于在环境改变中显露出了独特的优势,存活了下来。
这就是我们从生物课本里熟知的长颈鹿的故事。
在生物学上,不存在所谓的“优势”与“劣势”,只有“适应”与“不适应”。
一切生理特征,只在某个局限的时间和空间中适应或不适应环境。一旦环境改变,相对的优势或劣势就可能互相转变。
从目前来看,自闭症是一种障碍。人类区别于其他动物,在于人具有社会性,然而自闭症者的社会性被遮蔽了,太执着于自我,以至于失去了对其他人的兴趣,难以观察、模仿他人,所以就很难学习,智力得不到发展。
越来越多成功的案例表明,经过科学正确的方法指导,辅以长期教育训练,他们同样能克服障碍,正常地融入到普通人群之中,甚至有极少数人发掘出优势的一面,成为某方面天才。
父母们要警惕!如果你屈服于社会结构里面的价值排序,认定你的孩子已经残了,这辈子没希望了,那才是真的没希望了。所谓哀莫大于心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