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认知发展绝不是孤立的,而人的发展又具有明显的阶段性、渐进性;人的心理实质乃是移置在内部并成为个性的机能及其结构形式的社会关系的总和。
在对自闭症儿童的认知发展过程中,我们既要把握与之心理发展阶段相适应的教育教学内容的安排,即符合相应的认知水平和特点的内容;更要注意引导他们向更高层次发展。
在正常儿童的发展过程中,低龄儿童的教育总是从形象直观教学入手的,这是由儿童认知的一般规律(由远及近、由此及彼、由浅入深、由表及里)所决定的。
由于自闭症儿童是“长不大的婴儿”,所以更具有低龄儿童认知的一般特性。
根据自闭症儿童一般认知过程中,具体形象性占优势的特点。在他们各种心理活动的有意性(有意注意、有意记忆)还没有充分发展起来,对行为的自我调节、自我控制能力较差的情况下,教育教学尽可能注重直观形象性、生动趣味性。
在引导性发展中,教师和家长首先要考虑的是,教学内容、教学进度必须符合自闭症儿童的心理年龄和认知特点。其次,必须注意教材内容的内在逻辑性,做到由浅入深,由简到繁,循序渐进。最后,必须注意提高自闭症儿童的自信心。
在正常儿童的认知发展过程中,首先通过对类比和序的认识,然后再建立诸如数及基本运算、空间、测量、空间、因果关系、运动和速度以及对社会的认知等等。
正是由于有“序”,才使世界变得可以预测。对于这些,儿童们并不知道,但是作为教师,必须依据这一规律来组织我们的教学。正常儿童的认知发展是这样,自闭症儿童的认知发展同样也是这样。
因此,我们必须针对自闭症儿童的认知特点,遵循儿童认知发展的规律来设计教学内容,安排教学进度,组织我们的教学。
自闭症儿童的语言多半为儿童最初的非交流性言语,也称为自我中心言语。自我中心言语有三种表现形式:仿说;独白;集体独白。
2岁前儿童智能有真实事物的心理意向。儿童看东西、抓东西,把他们同化到正在形成的心理格局中,但还不具备把这些符号转化为词的能力。
大约2岁,儿童开始能思考,他开始用他听到的词来标志周围环境中他感兴趣的事物。而儿童此时所用的词通常是非常奇怪的、不正确的。此时,儿童能够把过去的经验和词联系起来是非常有限的。
儿童一旦开始把客体同词联系起来,也就促进了语言的发展。实际上,自闭症儿童语言发展也离不开这一规律,因此我们必须引起高度的关注。
儿童的社会性言语是在自我中心言语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因此,在自闭症儿童的语言发展上,我们必须重视他们自我中心的发展。
人的思维是在社会发展过程中不断得到发展的。
在自闭症儿童的教育康复过程中,我们旗帜鲜明地反对封建式教育,提倡开放式的教育康复。
作为教师要积极组织他们参与和参加一些社会性活动好社会实践,这不仅有利于他们社会适应能力的提高,同时也有利于他们发展他们的认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