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何的学习都是有动机的,但星孩的专注力不强,而面对孩子失去学习动机无法完成当下任务目标时,家长只能发出无奈:“我知道要教他,但是孩子没动机学啊!““怎么教他也不行,过一会就忘了“其实不是孩子不想学,也不是家长们教不好,只是我们家长还没有用到这些强化技巧!
强化是指通过某一事物来增强某种行为的过程。而强化物,这里的物是指“奖赏物”,可以是儿童喜欢吃的食物,如糕点糖果等;也可以是儿童喜欢的玩具或游戏, 如积木等;还可以是某些活动,如郊游等。
对于自闭症儿童而言,学习知识和技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运用强化法,利用“奖赏物”可以提高他们的学习专注力,从而提高学习积极性;为他们培养兴趣爱好,增强情感交流;控制不良行为,形成良好行为等。简而言之,家长如果想增强孩子某种正确行为,就必须强化它。
美国心理学家斯金纳把强化分成正强化(积极强化)和负强化(消极强化)。正强化物是提高自闭症儿童主动性最行之有效的方法,正强化可以有计划地引导和调动自闭症儿童的学习动机和主动性,使他们的学习能更好地进行下去。
负强化则多为强制性的,比如家长让孩子收拾积木,收拾好了就可以出去玩,没有收拾就把他关在房间里。这类型的强化法不容易被儿童所接受,有时候还会增加儿童的情绪问题。
夸奖与鼓励是人进步的动力,自闭症儿童也是如此。由于自闭症儿童往往问题和行为较多,所以在教育过程中家长应该更多采用鼓励、表扬等强化手段。正确的使用强化物可以让自闭症儿童得到很大的进步,同时也可以激发与提高他们的“内在积极性”。
在选择强化物的时候不要想当然,要善于观察,找出他们喜欢的。比如孩子喜欢一个饼干盒,于是家长买了很多饼干盒做为强化物,但家长却发现孩子对这些后来买的饼干盒不感兴趣,唯独只喜欢最初那个破了一个洞的饼干盒,所以我们家长在给孩子进行强化物要找到孩子真正的需求点。
强化物的及时呈现可以使儿童更加容易接受强化,训练效果也较好。比如儿童在完成任务时,应该给予适当的强化,进行强化该能力。举个例子,家长的教学目标是听指令“拍拍手”,儿童在拍完手以后家长要立即给予强化(夸奖、吃东西、贴小红花等),这样儿童可以清楚地知道自己刚才做出的这个拍手的行为是正确的,所以以后在听到同样的指令时,他会更快地拍手想要得到家长的夸奖。但如果家长延迟给予强化,这期间他不自觉地摸了一下头或者抠了一下鼻子家长才给予强化,则很有可能在未来的“拍拍手”训练中,他每次拍完手都去摸一下头或者抠一下鼻子。
强化物应该从‘直接性强化物“过渡到”间接性强化物“,最后转变为自闭症儿童本身的成就感和自豪感,化为学习动力,即自然强化。”直接强化物’包括事物,儿童喜欢的物品等,“间接性强化物”包括大人的语言(哇!你表现得真棒!)、动作(鼓掌)、表情上(微笑)的赞扬和肯定。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会经常遇到自然强化物。比如,对于“拉开抽屉”或“拧开瓶盖”这两个学习内容,自然的强化应该是:在抽屉里放上自闭症儿童喜欢的糖果,或在瓶子里灌好他们喜欢的饮料,让自闭症儿童完成动作后能自然地得到糖果和饮料,而不是拿来糖果和饮料给他们。多选择使用自然强化物,让儿童适应、习惯这些强化,能够很好地帮助自闭症儿童将学到的技能泛化到日常生活中去。
给儿童强化物时要直接说明原因,比如对儿童说‘哇,你好棒!“”你做得很好,所以我要给你这个,奖励你“等表明原因之类的语言,让他理解因为什么原因而得到奖励。家长不要因为自闭症儿童的理解能力差而忽略说明原因的重要性,也许儿童今天不懂你的意思,但在强化的过程中他慢慢会明白其中的意思。
当儿童能够能够独立完成某项任务,并且该行为已经达到并维持了一段时间了,不要再因任务做得好给予强化,儿童强化物的训练最终目的是可以更好的适应社会,在现实社会中没有强化物的存在,因此当孩子已经将这个任务做得很好了,就要及时去除强化物,否则这类型的训练便失去了意义。
自闭症儿童在学习活动中缺乏学习动机,使用强化的方法可以有效激发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家长对星孩的每一次康复训练,都是为进一步维持和提高儿童的学习和生活能力,从而更好地融入社会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