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自闭症孩子而言10以内的加减法或许就是很大的难题。看似简单的数学题,却总也学不会,这让很多自闭症孩子的家长都焦虑不已。
普通孩子学前教育之前就开始学习10以内的加减法,加减法策略反映儿童对数的概念及其关系的理解与运用,是衡量儿童早期数学认知发展水平和个体差异的重要目标。自闭症孩子普遍沟通能力差、缺乏想象力,理解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方面都相对薄弱,因此,在学习数学教学上有很大挑战。
到底要怎样教他们理解数字的概念和掌握简单的加减法呢?这里有几点经验可以给大家参考。
1、了解孩子的理解能力和程度
在开始教孩子学习数学前,要先了解孩子对数学的理解能力和程度:是否明白数字的概念,认识的数字有几个;是否理解加减的概念,能进行到哪些数字的加减……
2、对点数的认识
能力较弱的孩子可以先认识5以内的点数,逐渐掌握后可以扩展到10以内的点数,以此类推。
要在训练和游戏中始终贯穿点数的概念,让数字贯彻到孩子的脑子里。
可以用孩子最喜欢的事物或食物来教学,调动孩子的积极性,比如孩子喜欢的蔬菜水果、小玩具小公仔。将数字卡片和对应的识别物摆在一起,帮助孩子建立点数的概念。
孩子初步有了点数的概念后,可以进一步训练:
1.接受性认数字:
把3张数字卡片分为一组,把一组数字卡片摆在一起,给孩子指令“给我3”(保证最后一个字是数字,语气加重在数字上),辅助孩子拿出3的数字卡片,可以给予强化物。下一轮调整3张数字卡片的位置,重复上述步骤反复练习,但要注意每一轮训练中每个数字出现的频率是一样的,但出现的顺序不一样,摆放的位置也都不同。
可以先从1-10开始,再慢慢进步到1-31,甚至1-100。
2.表达性认数字:
一组3张数字卡片,每次拿1张数字卡片在手上,给指令“这是几?”孩子回答不出来,直接进行辅助:告诉孩子答案,让孩子仿说。
当孩子能说出3个后,再增加3个数字到训练中。同时要不断复习已经学会的数字。
3.排序:
从三个数字开始,把数字卡片随意放在桌上,给指令“排序”,可以利用排序模板让孩子明白排序的意思。完成1-3后,再慢慢增加数字。
注意排序一定是从1开始,不要训练1-3后再训练4-5,这样前一组和后一组之间的链接会成为问题。
4.数数:
给指令“从1数到10”(或从1数到5),孩子一开始没办法做到的时候,用数字板提示出1-10的数字顺序排列,家长可以跟孩子一起数,然后慢慢淡化数字板的辅助,先从数字板上去掉10,9,8……以此类推。
3、比较大小
选择孩子喜欢的识别物摆给孩子看,吸引孩子注意,分别摆出3个和4个,问孩子哪个多。孩子看到实物这种明显的对比,是能够帮助他们理解大小关系的。
然后可以让孩子把刚才摆出来的识别物的多少画出来,刚开始可以对着实物画,后面慢慢让孩子不对着实物也能画出来。
最后让孩子用数字表示刚才画的物品,比如4大于3,帮助孩子理解数字之间的大小关系。
自闭症孩子在学习过程中需要花费比普通孩子更多的时间,家长们要有耐心,照着方法一遍遍去教。
4、简单加减法
学习10以内的加减法可以利用分解组合法,如5和1组成6,4和2组成6,3和3组成6;6可以分成5和1,6可以分成4和2,6可以分成3和3。
家长利用识别物演示后,可以带领孩子一起操作。要注意先从加法开始教起,因为加法的学习孩子理解起来会更快一些,先从最简单的开始教。
等到孩子慢慢理解加法以后就可以在教加法的同时,加入一些简单的减法,如:3以内的。关键的是让孩子能够理解,因材施教、真正的去理解孩子、了解孩子,找到适合孩子的最有效的方法,这是最重要的。
5、从情境出发,多动手操作
构建一个情境出来,从情境中出发学习运算,不要一开始就进行大量的符号运算,这不利于孩子建立数学的概念,通过问题情境和动手操作,孩子们能更加容易理解数字及加减法的含义。同时要在训练和游戏中始终贯穿点数的概念,让数字贯彻到孩子的脑子里。
采用多种形式的练习,便于提取事实,比如手指游戏、扑克游戏等等。利用生动、形象的方法给孩子提示,鼓励孩子自己说出答案,不要主动给孩子答案,最好在游戏中完成数学的学习。
家长要利用平时一切可以利用的时间,给孩子出题目,强化孩子对数字的认识和理解,当孩子答对了,要充分表扬他“真棒”“真厉害”,让他感到学习数学是令人愉快的事情。
刚开始提问可以慢一些,到后面提问语速逐渐加快,锻炼孩子快速思维提升效率的习惯,并且记录孩子回答所需要的时间。当10以内的加减法特别熟练后,再进入20以内的加减法,以此类推,不要过快,循序渐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