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家长把干预想得太复杂。口肌、精细、认知、感统、语言等等等等,好像这些才叫干预。的确,机构里通常是这样的模式,所以在大家的认知里,这些就是干预!
但是,站在家庭干预的角度来看,最正确的干预方法其实就是陪伴和引导,没有其他。
所谓陪伴,一定是家长把属于自己的时间让给孩子。那些扔给孩子一个玩具,而自己却在追剧、玩游戏、刷抖音的家长,哪怕你跟孩子近在咫尺,也不叫陪伴!
正确的陪伴一定是家长放下手里的一切,跟孩子一起——读一本书,玩一种玩具,做一个游戏,画一张画……你要专注地看着孩子,对孩子说话,跟孩子有肢体的接触。哪怕孩子刚开始对你没有反应,只要你坚持下去,孩子就会跟随着你——专注地看,咿咿呀呀地想说,然后模仿你的触碰。为什么会这样?——因为人的大脑是可塑的!
而引导又是什么呢?举个例子:
当你看着孩子说:“我们一起把手举起来吧。”孩子漠然地看着你,一动不动。这个时候,你一边重复说“我们一起把手举起来”,边辅助孩子举起手。孩子完成这个动作,你就表扬奖励。
你的这个行为就叫引导,引导就是这么简单。
然后,你可以跟孩子散步的时候,花几秒钟引导孩子做这个动作;跟孩子洗澡的时候,花几秒钟引导孩子做这个动作;睡觉之前,花几秒钟引导孩子做这个动作……像这样,坚持在不同的情景泛化引导下去,孩子总有听懂会做的一天。这样的引导既不费工夫,又没有难度,唯一要做的就是坚持而已。
有些孩子进步不大,一个重要的原因就在于,家长并没有做到高质量的陪伴。闭娃需要外界有意义的刺激,与家长的切实互动就是一种有益的刺激。同时,很多家长在引导孩子的过程中容易浅尝辄止,一个指令试那么一两次就断然放弃,然后不断强化自己“不行,孩子不听我的,我教不好他。”实话说,自己的孩子自己都不肯下功夫管理和教育,孩子长大了还是归家长自己买单!
网络上有不少教人减肥的短视频,动作并不复杂,天天坚持就能看到效果。但是,又有多少人能做到天天坚持呢?绝大部分人仅仅是坐着或者躺着,然后看一看,再梦想自己由肥而瘦,仅此而已。所以,身材管理得好的人就是不多呀。
同理,陪伴和引导又需要多少技巧和方法呢?其实也并不复杂,只需要你把属于自己的时间真正拿出来交给孩子,如此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