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30日,第十九届北京青年学术演讲比赛决赛举办。来自北京神经科学学会的杨超娟向观众们介绍了孤独者患者眼中的世界。
本届演讲比赛的主题是“创新引领未来,创业成就梦想”,由北京市科学技术协会主办,北京科技社团服务中心承办,北京科学技术期刊学会协办。决赛现场,杨超娟关于孤独者患者眼中世界的演讲,让公众们再次聚焦孤独症这一特殊群体,探索他们的视角和感知。
今年4月,美国疾病控制与预防中心发布了最新的医疗记录分析报告,美国每59个人中就有一个患有孤独症。目前,美国的孤独症患者人数高达500万。按这一比例推算,我国孤独症患者约有2000万人,这个数字高于癌症、艾滋病和糖尿病人数的总和!
目前,世界上已发现的与孤独症发病相关的基因多达990种,但专家们对于它的发病机制仍莫衷一是。尽管有很多种孤独症治疗方案,包括药物治疗、心理治疗和行为干预等,但都不能从根本上治愈孤独症。因为孤独症是一种非常复杂的疾病,找到它的发病机制非常重要。
研究人员发现,多数孤独症患者都存在感觉方面的异常。他们能够闻到普通人忽略的气味;在读书时可能一目十行,过目不忘;在茫茫人海中,可能一眼就会认出有一面之缘的人……然而,这种超能力给他们带来的痛苦远大于幸福。关于孤独症患者的感觉异常,有一种形象的描述:“周围人的眼睛活像闪光灯,声音犹如电钻刺耳。”
那么问题来了,孤独症患者为什么会存在感觉方面的异常呢?杨超娟在演讲中表示:“我们采用多尺度全脑精准成像技术,对小鼠神经源的形态特点进行三维重构,发现这些神经源的分枝明显变多,形态也更加复杂,这可能会增加神经源之间的交流。而且,研究者人员发现,孤独症患者大脑中的神经原突起和分枝明显多于普通人。因此,普通人容易忽略的信息,在孤独症患者的眼里却可能被强化。”
为了深入了解孤独症的发病机制,杨超娟和她的同事们分别从大脑神经突出功能、神经微环路变化、人工神经网络、孤独症动物模型等方面进行探索,还开发了一种超小型高分辨显微镜系统,可以观察小鼠在自由活动状态下,被荧光标记血管或神经源的活动。
孤独症患者眼中的世界如此不同,这就使他们变成了常人眼中的天才、怪人、疯子、傻子……其实,他们也是我们中的一员,是人类多样性的体现。相信在不久的将来,我们一定可以找到孤独症的发病机制,进而开发出更加有效的诊疗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