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闭症言语治疗就是口肌训练吗?
有些父母会问:“自闭症孩子不肯说话,说话也是口齿不清,是不是因为舌头或口腔肌肉有问题?”这些家长往往简单地认为自闭症孩子的言语问题是由口腔肌肉问题引起的。
其实不只是家长,一些自闭症康复机构也把口腔肌肉治疗当作言语治疗。一些机构甚至会用针去扎孩子舌头,用冰去刺激孩子的口腔……
这样真的对孩子好吗?什么情况下自闭症孩子才需要口肌治疗?言语治疗和口肌训练又有什么关系呢?
首先,口肌训练≠言语治疗。口肌训练是针对跟说话或进食相关的口腔肌肉群进行锻练,针对下颚、嘴唇、舌头、软颚、喉部等肌肉来进行,加强这些肌肉的活动力量、幅度、速度、耐力、稳定性和协调性。训练过程或会使用不同工具提供触觉提示,比如牙胶、吸管、压舌棒、吹气笛、震动器等。
口肌训练是言语治疗的辅助性治疗项目。一些跟发音或进食无关的口腔活动并不应纳入训练,比如吹鼓脸颊、舌头左右摆动。对自闭症孩子来说,语言沟通能力比说话清晰更为重要。有些家长以为自闭症孩子只要多做口肌训练,语言沟通能力就会越来越进步。其实不是这样。
自闭症孩子不能发音或说话不清,不一定是口腔肌肉问题引起的,更多的是孩子本身存在语言沟通发展问题,在理解表达方面达不到对应语言发展阶段的应有能力。
自闭症孩子的发音是有发展阶段的。2岁左右的孩子通常能掌握双唇音,比如可以清楚说出baba(爸爸)、mama(妈妈)之类的单词。难度更高是平翘舌音,比如“小心”“坐车”“生菜”“粽子”,大概要到6岁左右才能完全掌握这些发音。如果自闭症孩子只有3岁,通过大量口肌训练也未必能把话说清楚。另一方面,如果过早改正自闭症孩子的发音而不教他们如何在生活运用,孩子或许能把某几个字能说得很清楚,但说来说去只有几个字,其他人不明所以,还是无法完整传递讯息。
因此,老师和家长应该着重提升自闭症孩子语言表达和沟通能力,从提升沟通动机、词汇量和语句长度方面入手,当他们建立基本沟通能力后,再教孩子把话说清楚。
自闭症言语治疗就是口肌训练吗?以上就是为您整理的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