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教老师如何与孤独症儿童的家长沟通呢?
有效的沟通要求教师必须注重沟通的方式,在将自闭症儿童的问题如实反馈的同时,也要注意表达的技巧。在与家长进行沟通时,可遵循以下几条原则。
一、友善
许多特殊教育学校的教师认为,在与家长谈话时,应该严肃、正式、得体,以赢得家长们的尊重与支持。在一项关于家长期望特教老师的实际表现调查中,研究人员发现家长们并不喜欢职业化的态度。相反,他们对这种居高临下的职业态度感到不满,甚至失望。在教师与家长沟通、交流的过程中,切勿过于职业化,而是应以一种友善、友好的态度,让家长能够接受与聆听。
二、清晰
对于自闭症儿童的家长来说,他们无法像学校的教师那样清楚、明白地理解相关专业术语,所以教师在与家长的沟通过程中应减少使用专业术语的频率,用简单的语言代替,并反复确认家长是否听懂(可让其用自己的语言复述一遍,教师在一旁予以纠正)。
三、诚实
长期、有效的沟通建立在诚实的基础上,家长希望教师能够如实地反映自闭症儿童的情况及在校表现,迫切地想要知道孩子的进步与成长。即使是一个坏消息,家长们也希望学校教师能够如实反映,而非隐瞒与欺骗。家长有对孩子的知情权,他们需要教师提供有关孩子的信息,甚至是当前所接受的教育与服务。
四、倾听与共情
认真倾听是一种积极接收对方信息的态度与表现。有效的沟通需要双方的共同努力与配合,不仅仅是单向的输出与输入。家长十分渴望教师能倾听他们的想法,理解他们的处境与面临的问题,以寻求专业的解答与建议。此时,教师需要进行积极的移情与共情,以促进双方沟通的深入。如果教师拒绝倾听或是直接打断,可能会带来沟通失败,甚至造成冲突,不利于家长与教师的配合。
五、尊重
学校教师在与家长合作时,要秉持平等、尊重的态度,目光直视、用词得当、举止文明。首先,教师要肯定家长的能力,多给予鼓励与言语支持。其次,要搞清楚家长的顾虑与问题,并提供解答与帮助。最后,尊重家长的选择,肯定他们的价值。在制订家庭教育方案时,教师需听取家长的建议与想法,肯定他们的合理之处,并给予足够的尊重,以增强家长在家庭中施教的信心。
特教老师如何与孤独症儿童的家长沟通?以上就是为您整理的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