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有自闭症的孩子通常都伴有交流障碍,交流能力差,相关的还包括理解能力不足,为了提高自闭症孩子的交流能力,下面介绍一下提高自闭症孩子交流能力的基础——协调注意。
关于交流能力早期发展的大量研究表明,婴儿和照料者之间的协调注意(coordinating attenion)是交流发展的基础。正常发育的婴儿最早在3~6个月就可以与照料者维持短暂的协调注意。通过凝视、声音、面部和身体运动交换社会性信号,在协调和相互交流中向伙伴传递情感信息,这种能力即使在婴儿尚未发展有意交流能力时就已存在。婴儿同样获得伙伴传递给他们的情感信息。通过目光接触、情感分享进行交流的伙伴沟通行为可看作是孩子在社交中接触大众文化的开始。交流和文化传递的基本方式可以从一代传递给下一代。这种二元的能力出现在与伙伴的互动中,但孤独症儿童没能较好发展这种典型的能力。这种能力是掌握主动交流和社交技巧的标志,它将作为ESDM课程的教学目标。
协调注意是共同注意的前提。后者可以描述成孩子和沟通伙伴分享共同关注兴趣的机会,包括常见的物品或事件。布鲁纳对此有最佳的阐述,“共同注意不仅是共同注意,而且是共同参与到大众文化中去”。
共同注意涉及有意的交流行为。孩子有某些想法,想和他人分享,于是有意图地用一些行为方式吸引他人的注意,并传递想要分享的信息。因此,共同注意涉及与他人共享的精神状态,并表达了幼儿合作伙伴的心理意识。共同注意是向别人学习语言的主要载体,因为在相互交流分享中,非语言的意义融合在所使用的语言中。当孩子提示大人注意孩子感兴趣的事物时,成人通常会使用相关的语言作为回应,与此同时,孩子会把成人说的话转变成新的语言,并赋予一定的内涵,然后记在心里。反过来说,如果成人引导孩子的注意力,孩子去留意成人,理解成人分享事件的意义,这时,孩子需要把听到的东西转变为自己的语言。共同注意能力是孤独症孩子的弱项。孤独症孩子不仅无法与其他孩子正常交流,而且还被正常的社交所孤立。一旦孩子学会如何协调和维持与成人的互相注意,就说明课程中的共同注意力教学得到了发展。
第一步,重点培养自然的肢体动作,孩子能使用3种交流功能:行为调节(表示“要”和“不要”)、社会互动(开始和维持日常的社会活动)、共同注意(与同伴分享物品或事件)。
第二步,孩子将学习传统的肢体语言,所有这些肢体语言获得我们文化的认同,我们用摇头和点头分别表示“否”和“是”,而另外一些国家,则用指向和耸肩来表示相同的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