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曾经见过一个重度自闭症的孩子金金(化名),妈妈当时将他送入普校融合不到半个学期就被劝退了,因为他在学校里:
他不会跟除了他妈以外的任何同学或者老师说话;
他不会跟任何人有眼神交流,哪怕你把他的脸扳过来,他的视线也是看越过你的肩膀别处;
他会在课上发出怪叫和尖叫,冷不丁地会吓到其他小朋友;
他在上课期间会突然跑出教室或离开座椅;
他会在音乐课上受不了部分乐器声的刺激,情绪暴躁。
基本学校内的规则和秩序,他都无法遵守或适应,严重影响到了老师上课,以及同班同学的学习和生活。
其实跟金金有着类似经历的孩子大有人在,虽然高功能或相对自理能力强一点的谱系障碍的孩子来说,可以融入普通学习环境。
但这样的孩子又需要一定的集体宽容度,因为看护属性大于学习属性,是大部分自闭症孩子不得不面对的现实。
因此在看护为主体的环境下,自闭症孩子想要拉近差距非常困难。
曾经有一个新闻报道:“南京一小学班上有个‘熊孩子’,40多家长联名劝退”,这就是强行融入失败的例子。
0-6岁时期,自闭症儿童很早就表现出各种能力(运动、精细、理解、表达等等)上的落后,即便是一两岁时还看不出太大差距,但是在3岁后会尤其明显。
从这一阶段开始,自闭症儿童与正常同龄人之间的差距会越来越大。
而父母往往会通过明显的差距和表现,才能发现孩子的异常,比如发现以前孩子怎样,现在怎样,别人孩子会的什么技能,我们孩子还不会等等,才会怀疑是自闭症。
也许孩子是暂时的发育落后,过一段时间会发展出同等的语言能力、同等认知水平,甚至也会出现同理心。
但问题是,自闭症的孩子发展出技能并不适龄,也就是说与同龄人相比始终处于落后或者迟缓,始终处于追赶者的境地,而且差距可能会越来越大。
而这种差距会让他们在学习和生活无法持续发展下去,更会难以融入周围环境。
像开头的金金(化名)就是一个很典型的案例。很多自闭症孩子在学龄阶段都会遇到这种缺乏“适龄”能力的难题。
因为自闭症孩子的无法融入,又没有接受过训练的话,进入幼儿园或小学后,还得不到足够的支持,那么这种差距可能会因为各种原因,进一步扩大。
即使勉强进入学校或幼儿园,也会听到这些话:“他就是不和其他孩子玩”,“老师说话他根本就不听”......
很多自闭症孩子因为这些差别对待而受挫之后,会更加难以融入集体,至于获得同等的认知发展,和学习进步也就变得困难重重。
婴儿生来是很本能的会亲近照顾者,在出生后的几天里婴儿除了偏好人的声音,他们更喜欢盯着人看。
他们甚至会自主寻找他人的眼睛,而父母也会用目光给予双向互动,一来一往的过程中,人的社会心理、社会大脑也就逐渐形成。
对大多数人来说,他们可以将“物的世界”与“人的世界”分得一清二楚,但是对自闭症孩子而言,这个分割线却不是很清晰,这使得他们的学习的方式越来越偏离正常的轨道。
这就是为什么他们无法通过与同龄人沟通互动这些方式,获取社会经验。
而这些社会经验,却不是通过口传心授的说教,或者是模拟的场景,就可以让自闭症孩子习得并运用的。
幼儿出生后的2-3年里,是影响大脑发育走向的重要阶段。
很多学者发现,3岁开始干预的自闭症和6岁才被发现的自闭症孩子,他们的康复轨迹和表现,有很大不同:
年龄越大,可适用大龄自闭症孩子的康复技巧,似乎都越来越困难,经常很久都得不到进展。
所以我们会将自闭症儿童的康复划分出“干预黄金期”,因为大脑的可塑性很短暂。排除能力、程度等因素,即便是同样的干预方法,对自闭症孩子也会产生不同的效果。
其实自闭症孩子的很多技能都是在与他人社会交往中出现的,而并非仅仅靠模仿学习就能够完全掌握的。
父母或老师完全可以从每个孩子的个体特征着手,在孩子的日常生活中,以及他们的兴趣点出发,找到训练的机会,灵活地进行互动和交流。
在日常生活中,有的孩子可能对广告语感兴趣、有的更喜欢有规律的活动、有更喜欢画画、音乐或者算数等等,这些都可以成为语言训练的切入点。
另外,还有些学者认为,自闭症孩子接触到越多的人,对他们的语言和社交能力的发展越有利。
日本著名的自闭症儿童家长明石洋子认为:自闭儿“无情感则无交流”。
所以每一天她都是用充满着感情的语言去跟孩子说话,除此之外,她还会请不同的人来跟自己的孩子说“早上好”,让儿子感受不同的人群、不同的声音语音语调、不同的面部表情、感受打招呼这一简单交流的社交意义。
其实最重要的是希望我们的家长理解:并不是只有机构一对一训练才叫做干预。家长在日常生活场景中把握好孩子的兴趣,懂得抓住机会锻炼孩子的能力也是自闭症康复必不可少的一环。
这些成熟的案例,希望都可以成为自闭症家长们可以借鉴的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