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自闭症儿童的家庭干预中,正确理解强化训练的概念,把握相关操作,避免出现认识上的误区,是至关重要的。
下面这些误区不但影响了自闭症干预效果,甚至还会影响到孩子未来的发展,应该及时纠正:
1、把“强化”当“强迫”
每个自闭症儿童的家长在家训练中都会遇到孩子害怕、逃避或抗拒训练的情况。有些家长认为,对孩子不能心慈手软,该强迫的就要强迫,甚至把惩罚当成强化物,为求效果不惜动用武力。这是典型的认识错误,非但达不到家长预期,还可能产生反效果。
对孩子强行施压,会让孩子的心理处于极大压抑中。长期下去,会让他们对学习性活动产生害怕、厌倦、反感等抗拒心态,用更加强烈的方式表示反抗,寻求自我保护,从而造成孩子和老师、老师之间更大的交流和沟通障碍。频繁出现的刻板行为,比如东张西望、怪声尖叫、乱跑乱爬、攻击和自残行为,都是孩子对强迫的回应。一旦他们对人际交往产生恐惧和逃避心理,“自闭性”病态表现就会。因而,不认真探寻孩子拒绝学习和训练的原因,不顾及孩子心理需求和承受力,只用简单粗暴的手段解决问题,对自闭症干预是百害无一益的。
2、把“强化”当成短期内“大剂量”训练
部分家长以为强化训练就是集中时间对孩子进行集中训练,他们把机构当成“速成班”,四处寻找训练秘方,希望能在短期内解决问题。殊不知自闭症儿童的干预是终生的、不间断的。帮助他们逐步提升能力,不仅需要在专业机构由特教老师一对一的强化训练,还需要家长长期的爱心和耐心,希望用“大剂量”的训练在短时期内取得效果,甚至毕其功于一役,对孩子的问题只会于事无补。
那么,正确的强化训练究竟该如何进行呢?家长和老师不必把解决孩子的全面性发育障碍当成目标,而是要有针对性地帮他们在日常生活和人际交往中逐步建立某些能力。在这一过程中,要把这些能力分解为若干个部分,找出训练的具体环节和项目,每个环节的训练都要有一定数量的重复,直到孩子在这一环节出现家长期望的反应趋势。
举个例子,训练自闭症孩子有小便感时上厕所,属于一项生活自理能力。针对这一目标,先要把它分解为:表达便感表达、走进厕所、解开裤子、尿进便池(蹲下)、提好裤子、放水冲洗、洗手擦手。然后,再分析孩子在哪个环节有困难,找出这个环节,分析产生障碍的原因:到底是孩子的整体能力不行,还是不可能会做,再或者是有基本能力但缺乏意识、不知道该怎么做。
对于前一种情况,可把它确定为下一阶段的训练内容,先辅助孩子完成;既不能省略不做,也不要去简单代替,让孩子失去参与机会。对于后一种情况,孩子要是害怕进入厕所,家长可以有针对性地用各种方式鼓励他接近,但不要一步到位,而是让孩子在门口站一会儿,进去一下就出来,或去洗手间取他喜欢的东西,这样一步步接近期望的目标。对一些重度自闭症患儿来说,每个步骤上都要进行上百次、甚至数千次的重复,才能达到最终效果。
孩子不配合的时候,家长千万不要用简单粗暴的办法迫使他完成,而应该通过奖励和诱导,帮孩子向目标接近。正确的强化手段可以促进目标行为,减少和消除刻板行为。具体方法包括使用强化物、语言强化、动作和表情强化,以及其他社会强化手段,分为正强化激励和负强化警示两种,根据孩子的具体情况而定。
通过正确的强化方式,帮自闭症儿童孩子提高语言和认知能力,增强沟通能力,可以为干预训练奠定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