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要放硬币进存钱罐,我辅助他拧松盖子,他自己打开,把硬币全部倒出来,我辅助他说“倒出来啦,好多硬币啊”,然后我给他输入“轮流”的概念,教他人一个,辅助他按照规则完成。
一起玩钓小鱼游戏,我辅助他打开小鱼池开关,拿起鱼竿尝试钓鱼,一起钓鱼,同时给他输入“磁铁,铁,吸引,钓、鱼竿、小鱼、一样、蓝色、”等词汇。
他看到姥姥在和面做烙饼,他也想玩,就对我说:“妈妈给”。并拽我的手,说“拿”,姥姥明白了,给了一块面团,妈妈输入“对了”“是这个呀”“面团”、“做饼用的”、“生的”、“不能吃”、“放进饼铛熟了才能吃”等词汇和语句,烙饼做熟后,妈妈输入“熟了、烫、吹吹”等词汇。
在孩子的干预训练中,妈妈很细心,也很有耐心,这正是谱系障碍孩子所需要的。
在硬币放到存钱罐中,妈妈让孩子自己“拧开、倒出、盖上”,锻炼了孩子的精细动作能力;这种独自完成的过程,还增强了孩子的自信心。
在把硬币放回存钱罐,妈妈辅助一人放一个,是对“轮流”的社交规则的渗透,增强了孩子的规则意识;是对手部小肌肉的锻炼,提高了孩子手眼协调能力。
在钓小鱼游戏中,妈妈辅助孩子钓鱼,其实不利于孩子自信心的培养,还会让他产生依赖心理。妈妈钓一条相同的小鱼,来认识蓝色和颜色相同,利用游戏来完成,可以提高孩子认知的兴趣。
在看姥姥和面做烙饼中,孩子拽妈妈的手说“拿”,这种“不指”需要进行训练改进。
另外,妈妈输入的词汇有点多,在“钓小鱼游戏”中也是这样,我们都希望孩子学习得更多,但是,一次性输入大量的词汇,孩子很难全部存储在大脑里,有时还会让孩子产生厌烦心理。
我们建议
1.对难完成的任务进行分解
比如在钓鱼游戏中,电子钓鱼的玩具对手眼协调能力、反应能力等有较高要求,所以难度很大。那么,我们可以用磁铁和曲别针自制一套简单的钓鱼玩具,熟练之后,再来玩电子钓鱼玩具。
经过这样的分解,孩子可以在“我能行”中逐步提高,更能巩固孩子的自信心。
2.给孩子更多独自做的机会
辅助是一种让孩子完成任务的速成手段,如果是让孩子熟悉流程,可以做,因为它对孩子的能力提升的没什么帮助。
家长可以帮孩子想方法,要让他亲自去尝试,这样得到的成功,孩子会更有成就感。
3.输入有用的词汇
在孩子的成长中,我们想让孩子学习的词汇太多了,但是不能操之过急。比如,在姥姥和面烙饼中,我们可以拟定学习2个的重点词汇“面团生的、熟的”,孩子的手里有面团,我们让他看一看、摸一摸、揉一揉,了解到颜色、手感、变形的特点,这时的多感官参与使孩子对“生的”这种特性;而成为饼后,引导观察他的颜色、手感等的变化,来认知“熟的”,这种前后对比和多感官参与,使孩子更容易学会。
其他的词汇,我们可以通过句子整体呈现的方式,给孩子留下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