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戏是儿童的主要活动。皮亚杰对游戏的论述是:“儿童不能像成年人那样有效地满足个人情感和智慧上的平衡,他具有一个可利用的活动领域。在这个领域中,他的动机并非为了适应现实,恰恰相反,现实被他自己同化了。这里既没有强制也没有处分,这样一个活动领域就是游戏。他是通过同化作用来改变现实,以满足他自己的需要的”。
按照进化心理学的理论,在进化中被选择的婴儿期和童年期的许多特征,不是为以后的生活做准备,而只是发展过程中某一个时期的适应机制。也就是说,包括游戏在内的童年期的一些特征,可能会给儿童提供即刻的好处和延迟的好处。所以,我们对儿童进行的是游戏治疗,而不是行为训练。近一二十年来的研究发现,孤独症儿童在游戏方面的确存在重大缺陷,发展落后同生理年龄、同心理年龄、同语言年龄的一般儿童、智障儿童或学障儿童,在游戏表现上也有许多其他儿童少有的怪异现象,如重复的、仪式化的、多感官刺激的玩法,而且缺乏变化、乐趣和创造性。其中有关其缺乏符合发展年龄的、富于变化的、自发的表征性游戏是较多研究者关注的焦点。
对于孤独症儿童在表征性游戏上的缺陷,研究者通常从认知和社会情感两个角度进行解释。从认知角度解释者,有的以缺乏表征思考能力或心理理论来说明,也有以信息处理论来解释孤独症儿童具有执行功能上的缺陷,所以在统合新旧经验、统合社会情境中人与事物的讯息上有困难,而且在执行一件工作时,难以弹性思考,从而影响表征性游戏。
Libby、Powell、Messer和Jordan等人发现,孤独症儿童在单一假装动作的模仿上没有问题,但在一系列假装情节的模仿上存在困难。Riquet、Taylor、Benaroya和Klein等人也做了类似的研究,探讨模仿能力对表征性游戏的影响,发现他们真正的困难在于同时统合多种信息。因此,主要问题不是出在主张孤独症儿童的表征性思考上,而是出在执行功能上。另一些学者主张孤独症儿童在执行工作(表征性游戏)时无法计划、弹性思考而自发性产出。研究发现,孤独症儿童在引发情境(elicited condition)下的表现优于自由游戏时的表现,甚至和同语言年龄的对照组(智障儿童或一般儿童)一样好。
Hobson从社会情感障碍的角度解释孤独症儿童在表征性游戏上的缺陷,他认为由于患者在社会情境中辨认社会线索(面孔、声音、情绪)有困难,所以难以学习和社会生活有关的表征性游戏。Fein、Lucci、Braverman和Waterhouse则认为,是社会情感上的冷漠阻碍了他们参与社会活动,难以学习社会游戏。又因为能力欠佳减少了正面经验,变形成了一个恶性循环。
对孤独症儿童表征性游戏缺陷的研究,在方法学上,包括在自然情境下观察孤独症儿童自由游戏行为,以及在实验室引发情境下观察其表征性游戏行为;在研究设计上,研究者透过口语提示、肢体协助、示范等策略,引发孤独症儿童的表征性游戏行为。这些研究所用的引发策略不同,样本大小也不同,但目标行为均以“物品替代”(object substitute)代表表征性游戏。组间比较而言,有些研究发现孤独症组仍劣于对照组;有些则发现和对照组一样好。组内比较而言,孤独症儿童在引发情境下的表现,均优于自由游戏情境下的表现。
综上所述,学者对孤独症儿童表征性游戏的研究有以下结论:
第一,孤独症儿童在表征性游戏上有特殊缺陷:发展落后且形式怪异。
第二,学者对于孤独症儿童表征性游戏上的缺陷,通常从认知和社会情感两方面解释起。前者包括执行功能障碍、表征思考能力缺陷;后者包括社会、情感的障碍。
第三,研究孤独症儿童表征性游戏缺陷的方法,包括观察自由游戏时的行为及评量实验室情境下表征性游戏的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