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孤独症儿童身上,不恰当的、让人难以理解和解决的行为十分常见。
其原因包括对不熟悉的情景的困惑和恐惧;不了解社会规则;反复的常规受到了干扰;不恰当的控制事件的企图;对由于巨大的声响、强烈的灯光、拥挤的人群等感觉输入引发的过度敏感;追求喜欢的活动而没有能力去考虑其后果等等。
在家里,孤独症孩子在受到挫折时,可能会多动、吵闹、具有破坏性和攻击性。一旦有机会,他们就爱跑开。他们的睡眠很少,醒来以后会干扰全家的生活。他们的需求和常规可能最终会优先于全家人的其他需要,因为一且这些孩子受到任何形式的阻挠,就会闹得鸡犬不宁。
在公众场合的行为,常常如同在家里的行为一样难以处理。那些习惯于尖叫的孩子,并不会因为处于公众场合而有所抑制,他们在大街上仍然会像在家里一样,大声地、长时间地尖叫。他们可能会从商店的柜台上拿走商品,绕着超市货架间的通道奔跑,躺在地板上大哭大闹,或者不顾来往的车辆就跑到大街上去等等。幼小的孩子没有不能当众脱衣服的概念,他们可能会兴高采烈地在雨水中脱光衣服,坐到诱人的水坑中去,如果他们想这样做的话。他们可能会去触摸陌生人的头发、衣物、腕表或者其他的东西,而不理会陌生人的抗议。这些问题可能会发展到非常严重的程度,以致家长们到商店购物时无法把孩子带在身边,也不可能离家外出度假。
那些具备良好语言的孩子可能比较听话,但是他们可能会引起一些小的社会性危机。他们不懂得有些事情不说出来为好。他们可能会谈论一些在友好的社会交往中不会被人们提到的话题。他们会天真地说出一些不恰当的话语来。所有幼小的孩子往往都会犯童言无忌的错误,但是在有孤独症的孩子身上,这种倾向更为明显,而且持续的时间更长。
有一个12岁的孤独症女孩,话说得很好,她在看见一位矮小的妇女时大声清晰地说:“妈咪,看那个可爱的小女士。”有一个孩子看着一个新生的婴儿,对那位自豪的母亲发表评论说:“这张脸真难看!”
大多数孤独症患者,甚至那些具有良好言语的人,都从来不撒谎。他们不懂得为什么有时候要避免说出真相,因而缺少编造谎言所需要的语言和思维方面的技能。即使他们确实达到了这样的阶段,他们所撤的谎并不精明,很容易被揭穿。一些人会就他们喜爱的主题讲一些虚幻的故事,但这些都不是出于欺骗他人的愿望。这些故事的来源通常很容易加以识别,往往都是根据电视、图书或者影片而来。
社会性的纯真可能会导致不恰当但友好地亲近陌生人。一些能力较高的年轻人的家长担心这种行为可能会招致危险,出于这个原因,他们觉得应当限制孩子的自由。
跟普通幼儿一样,有孤独症障碍的儿童往往也会说一些骂人的话和辱骂的词语,但他们跟普通儿童不一样,并不知道需要判断场合,因而可能在大多数不适当的场合使用骂人的话。
家庭以外的人们可能会遣责家长把孤独症孩子“惯坏了”,不具备直接经验的任何个人都不可能懂得,跟这样的孩子生活在一起会是怎样的情况。孤独症患者完全以自我为中心,这并非由于故意的自私,而是因为他们根本没有这样的概念:其他人都是有自己的思想和感情的。他们没有任何取悦他人的愿望,大多数人根本不担心父母的不愉快心情。
与普通儿童进行互动,以及教他们学习社会规则的常用途径,都不适用于有孤独症障碍的儿童。他们的不恰当行为,需要其他方法来加以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