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自理能力对星孩来说是长大后能不能独立生活的条件之一,也是许多自闭症孩童父母的愿望之一,但许多父母总是有这样的疑问,比如,要怎么帮孩子培养生活自理的能力?为什么孩子的许多生活习惯都无法被建立?其实,在自闭儿养成生活自理能力的过程中,有许多细节是容易被父母给忽略掉的,今天编编就要带爸爸妈妈们来看看,这些容易被忽略掉的小细节~
俗话说:身教重于言教,父母的行为举止在培养孩子生活自理能力上是非常重要的,比如,我们都希望孩子能有注重卫生的习惯,那么身为父母的我们是不是就应该以身做则,像是吃东西前要洗手、打喷嚏要用纸巾遮住口、如厕后要洗手、早上起床及睡觉前都要彻底的做好口腔卫生,当父母能以身作则时,这些画面也能默默的在孩子脑海里重复。
曾经有一位老师对还是高中生的编编说过,养成一个习惯需要21天,也就是说21天必须在某个时间、某的地点、做某件事,21天后这个习惯才会被养成。
对自闭症的孩子来说也是如此,特别是星孩的动机较弱,所以更需要父母特意的帮忙"训练"以养成生活自理的习惯,就拿上厕所这件事情来说,许多父母都特别困扰孩子没办法自行如厕,有的孩子甚至会在家中的各个角落大小便,这个时候父母就要为孩子开始制订训练方法,比如:让孩子早上起床时就先到厕所去马桶上坐着三到五分钟,不习惯坐在马桶上的孩子先习惯坐在马桶上的感觉等等。
帮孩子一步一步的建立习惯,父母在初期也许会觉得麻烦与挫折,但当这些生活习惯被慢慢的养成,也能对孩子有莫大的帮助。
订下目标简单,但持续坚持却是大家最大的心魔。养成习惯需要时间,比如:回到家要先把脱下的鞋子摆放整齐,再去洗手,这件看似简单又是生活常规的事情,小孩常常会忘记,这时父母就需要坚定的要求孩子一定要把这件事情做好,耐心的提醒孩子,生活常规才会逐渐的变成习惯。
当孩子找借口或方式想逃避"做"习惯动作时,父母在当下就必须得跟孩子解释,为什么要这么做,比如:当孩子上完厕所,总是忘记洗手时,父母在情况发生的当下就必须和孩子解释,在上厕所的过程中,因为双手可能会沾染到大小便,这样会让我们的手充满了细菌,当我们用没有洗手的手去拿东西吃的时候,我们也会把细菌给吃下肚,所以我们上完厕所要把手洗干净。
千万不要有一次没做没关系,下次再提醒孩子就好的这个想法,因为当孩子知道他原来可以有技巧的逃过习惯养成的习惯动作时,孩子就有可能再逃过下一次,久而久之生活自理的常规动作也会再一次次的放纵下而无法坚持。
当怎么解释孩子都不愿意做习惯养成动作的时候,父母可以考虑先暂停给孩子额外的奖励机制,比如:买新的玩具车、零食、看动画片等等。但惩罚制度应该要先和孩子说,而不是父母都没有和孩子沟通过,就直接暂停孩子额外的奖励制度,这样一来容易引起孩子的反弹。试想,大人也不喜欢突然被剥夺掉自己喜欢做的事情,又何况是小孩呢?
此外,当孩子愿意主动去做这些习惯养成的动作时,父母别忘记给孩子一个大大的赞美与鼓励哦!有时候更是可以依照情况给孩子额外的奖励,有了父母的鼓励,孩子也会进步的很快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