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闭症语言训练是系统训练法,需要很多方面的综合训练和应用。下面将介绍关于自闭症语言训练的相关知识。
自闭症是一种脑功能障碍引起的综合症,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社会交往障碍对生命物体缺乏兴趣,缺少目光对视,如不会和父母亲昵;相反对非生命物质过渡依恋,常常注意没有意义的东西,如旋转物体、发光物体等。
(二)沟通交流障碍主要表现语言发育迟缓和质的发音损害;非语言和肢体语言沟通的障碍,不会分享和产生共鸣等。
(三)兴趣以及行为的不可理解性和重复性,不会正确使用玩具、着迷物体的非功能性方面,过度活动及重复怪异活动方式如玩手、摇晃身体、无故大笑大哭等。
语言是人类开展思维活动进行交流的重要工具,是一个人进入社会、溶入社会发展的必备工具。一个人在生活里应用的每一个语言信息交流的过程:
言语产生 - 言语传递 - 言语接受 - 言语理解 - 言语反馈
在这个过程里包括生理、心理和物理三个方面;而我们自闭症儿童在整个过程里的每一个步骤上均有不同程度的缺陷,所以说语言治疗训练是一个非常艰巨的任务。
自闭症儿童的言语能力各不相同,约有50%的自闭症儿童没有沟通性的语言,有语言的也常表现出鹦鹉学舌式仿说,答非所问,声调缺乏变化的特征。他们中的大多数有语言缺陷情况,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语言发展迟缓
学者研究认为,50%的自闭症儿童最终会使用有用的语言。而具有一定语言能力的自闭症儿童凭借极有限的方法进行言语活动,不能与他们人交流,主要有以下沟通困难:A,缺乏口语能力或语言缺乏功能性;B 误用人称代词,不分你、我、他;C,从一个话题向另一个话题转变时,很难改变自己的注意焦点。D,同两个以上的人交流时,很难保持同一个交流话题;E,因反复行为而影响交流;F,与交谈者很难保持视线接触。
2、重复性语言
重复性语言是指持续反复地说着所听到的他人的部分语言。这种类型的交流几乎发生在所有咿呀学语的婴儿身上。正常儿童三岁左右时,这种现象即将消失,而自闭症儿童可能会将这种现象持续终身。
重复性语言有即时性的,也有延迟性的。即时性的重复语言是重复刚听到的内容:延迟性的重复性语言包含了孤独症儿童重复以前某个时间周期所听到的语言,及无意义地重复所听到的。
3、语言的声调,重音,速度,节律以及音调等方面的异常
自闭症儿童说话时的语调、速度等,往往存在问题,最为常见的是说话时表现出的语调平板单一,有的则用高尖的声音说话,有的在说话的句子与句子之间没有间隙而显得语速很快,有的在说话时不能控制音量等问题各异。
许多调查研究曾致力于说明社会环境、学校环境与儿童语言发展之间的关系。抚养孩子的方式、家庭的经济条件似乎都对儿童认知能力和语言发展有着显著影响。经济条件不良往往会减少孩子与抚育者之间的语言交流,并使交流的精细性受到影响,抚育者也会忽视这种交流的作用和目的,最终使孩子的语言发展处于不利地位。
1、影响语言发展的因素
先天论者认为语言是生物学上的固有形式,而行为主义者认为语言是由后天强化作用形成的。这两种相反的传统观念都过于绝对化。关于语言发展的一种新观念是相互影响的观点,认为不能将先天的与外部强化的因素截然分开,儿童的语言发展是在参与社会活动的过程中,由各种因素相互影响构成的,语言发展过程是一种人的社会化的过程,G.H.米德、L.维特根施坦等人都持有这种观点。
孩子从一出生就依靠抚育者的抚养,最初的交流是通过手势、眼神和逗乐的形式来进行的,这就需要儿童有机会与长者一起参加家庭活动。当儿童要获得食物和表现自己时,这种交流便进一步得到强化。长期成功的交流使儿童学会尝试着以成人的方式与抚育者交流,但如果是营养不良,或是受到社会、情绪、残疾障碍的影响,交流就会受到阻碍。
2、社会环境对语言发展的影响
婴儿与抚育者最初的交流是人类早期的学习环境,这种交流可视为一种非正式的训练,因为学习的双方在合作形式上存在很大的差异,这些差异可能是因地理的、经济的、政治的以及社区文化等方面的影响,也可能是受孩子的性别、出生次序、性格和健康状况等因素的影响。但具体的影响过程,目前还没有较完全的了解,因此出现了一些探讨不同种族、社会经济和年龄层次对父母与孩子影响的研究。其中涉及的一个问题是,父母受教育程度和收入水平的差异是否会通过语言风格影响到与孩子的交流,研究发现,经济水平较低家庭的父母更趋向于教孩子认识具体的事物,也更多的使用管教的语言去引导孩子的活动。
而经济水平达到中等以上家庭的父母更注意交流内容与孩子的活动和兴趣保持一致,并注意到对交流话题的精心设计。他们往往把交流作为一种影响孩子行为的方式。他们的孩子通过这种影响所形成的语言风格也为今后的学校学习作了认知上的准备。对社区文化差异与语言发展关系的研究也表明,语言的发展有赖于社会因素的相互作用。几项研究都发现,城市社区环境影响下的孩子在语言表达的流畅性、叙述的完整性上较突出;农村社区环境影响下的孩子则在对具体事物的形体理解和结构探索上语言发展较好。
因此,处于经济条件较差,或社区环境不良情况下的孩子可能在语言的扩展性、语言的问答式交流以及进行抽象概念讨论等方面显得很不熟练。他们对于用语言去描述事物的过去或未来感到困难,对使用对话式交流去解决问题也感到力不从心。
一般来说,自闭症儿童的语言能力很低,接受语言的能力也很差,不能主动接受信息。有些自闭症儿童的视听正常,但没有语言,甚至连发音都不会,这就需要用专门的时间对他们进行一对一的个别语言训练。
采取的训练方式包括:A、运动训练:自闭症儿童不会运用气息,表现为吸气不深且控制不好,需要通过大运动训练来调整儿童的呼吸,让儿童学会运用气息控制呼吸;B、专门一对一个别语言训练;C、生活中语言训练;D、群体游戏;E、听说训练;F、听音乐歌曲。
(一)儿童与教师(训练者)的配合是做个别语言训练的前提,因此有必要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1)大运动精细运动训练;
2) 对孩子进行分析(孩子的表现不同,需求就不同);
3) 制定训练目标,是训练成为有顺序的,有目的的系统训练;
4) 建立亲情关系:在平常的生活中,训练中要时常抱抱亲亲孩子,和他做游戏,有需要是做一对一的运动和认知训练,让儿童和教师逐渐产生感情。
(二) 训练内容:
1) 按摩腹肌:自闭症儿童的肌肉很紧张,肚子很硬。而按摩能给与刺激,使腹部变得柔软,对气息的运用有作用。
2) 逗孩子笑,和他玩,让他发出声音。
3) 大动作模仿,如:拍手举手伸手跺脚踏步等。
4) 小动作模仿,如:钩手指搭手指手指对捏指五官指身体部位等。如孩子不模仿,训练者可握着孩子的手完成这些动作。
5) 对视练习追视练习:对视是语言训练的前提,自闭症儿童的注意力是很短暂的,不会主动对视,当他不注意训练者的目光时,训练者可以主动追视他的目光,重新吸引他的注意力,把他的目光找回来。
6) 口型模仿,如:抿嘴噘嘴吹气吸气打“哇哇”发“啊”的音叫名字答“哎”。
7) 有节奏的拍手唱歌,说儿歌做游戏。
8) 在语言训练中,如果儿童有一点点的模仿一事都要及时强化。
自闭症儿童的语言发育存在很大障碍,这种障碍重者表现为没有语言,轻者表现为词汇少,语句短,语言理解差,发音不清,刻板重复他人的言语等。而一对一个别语言训练对自闭症儿童语言的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也取得了一定的效果,所以一对一个别语言训练对于语言障碍的孤独症儿童来说是一种必要的训练方法。
自闭症儿童中有一些没有语言能力的,他们的语言训练可以从模仿发音开始。用分解目标的方法训练自闭症儿童地语言,效果较好。如,教孩子发“啊”音时,我们可以分解目标为:
第一目标:要求儿童模仿张嘴。如果儿童做不出来,我们可以用手辅助他张开嘴巴。逐渐的,减少辅助,最终达到儿童自己张开嘴巴地目标。训练过程中,当儿童表现符合要求时,及时予以鼓励强化。当这一行为稳定后,我们进行下一目标。
第二目标:要求儿童张嘴发出音来。也许,我们以前只强化儿童张嘴的行为,刚开始时,有的儿童可能只张嘴没有声音。此时,儿童对模仿的理解就只是张嘴,对此行为不应继续强化。张嘴只是过渡而已,我们必须提高要求。起初儿童发出的音可能不是“啊”音。我们也必须及时强化他,我们强化的是他这种行为,尽管他发出的音与我们的要求有差别,但毕竟比只是张嘴,不出声是进步了。
第三目标:要求发出近似“啊”的声音。这一阶段,我们要强化他发出“啊”的近似声音来。对于发出其他的声音不再强化。由于以前发出的其它声音不再得到强化,儿童就不会再随便发音,他要认真听从指令,努力模仿发音。
第四目标:要求发出“啊”音。这一阶段,我们只强化“啊”音。对于发出近似“啊”音不再强化。儿童在每一目标的实施过程中不断调整自己。孤独症儿童就必须按照我们的要求逐渐调整自己的发音,最终达到我们的目标。
在实际的生活情境中,重复、不断地对自闭症儿童说话,加强他们的语言理解能力,是为训练的首要之务。
(一) 不断地对儿童说话:
对自闭症儿童说话,其效果不是立竿见影的,必须坚持不懈才会慢慢开花结果。语言学习有困难的自闭症儿童需要比普通儿童千百倍的听闻机会。
(二) 对着儿童的视线说话:
跟自闭症儿童一起游戏、拿任何东西给他、请他做任何事、帮他做任何事时,要常常对他说简单的话。首先叫他的名字「×××」,等他注意您在叫他时再对他说话。自闭症儿童常常视线不看人,有时不是不看,而是看的时间非常短暂。不注意您的时候对他说话是没有效果的。但也用不着特意把脸靠过去,把他的头转过来向着他说话。只要在不太远的地方,很自然的喊他的名字,配合当时的情境对他说话即可。
(三) 选择切合情境的话题:
眼前看得见、容易了解的自然话题为佳。尤其是以儿童感到关心或喜欢的事物做为话题,效果更好。不仅大人对儿童说话,希望儿童说的话,大人也可以先以儿童的口气说给他听,让他知道这时候他应该怎么说或回答才好。
(四) 不必重复练习太多次:
父母为使儿童学会说话,同样的话语叫儿童说五次、十次,有时反而使自闭症儿童拒绝说话。比对一般的儿童多说一、二次左右即可,同样的事在同一个地方不要重复两次以上。但碰到同样的事情或同样的情况发生时,要再重复的提醒。不必刻意教学,只要在适当的环境下,不断地、自然地对他说话,让儿童了解语言的意义,便可期待他逐渐会说出话来。
(五) 不必矫正发音:
即使说不好,有表达意思的姿态即可,若刻意矫正发音,说不定反而会抹杀好不容易培养的说话动机。只要他肯说话,发音不正确的缺陷久而久之会改善过来。家长或大人只要自己提供正确的说话模板即可,但千万不要学儿童说娃娃语。
(六) 只发语头或语尾音时怎么办:
这种时候也不必特地加以矫正,下次碰到这种场合时,大人实时发出二次左右的正确语音即可。即使只发语首或语尾音,也表示他有表达意思的动机,便要赶快给予鼓励。
(七) 模仿电视广告:
这时家长或周围的人会以为自闭症儿童语言能力不坏,若禁止他看电视,唱广告歌,就可以学习说有用的话。事实上禁止他说广告的话也没有用,不如让他继续说适时配合情境说些别的话题,提高其理解能力,以其慢慢说出有意义的话语。
(八) 鹦鹉式语言如何处理:
这时,像广告一样,想矫正他也矫正不了,不如不刻意矫正,在日常生活中配合当时的情境,多制造对他说话的机会。
(九) 有耐心的听他说话:
自闭症儿童虽然表达能力很弱,但想说话时大人要有耐心地听他说话。反复地问同样的问题时,大人也要认真的回答。如此,对自闭症儿童说话时,他也比较愿意以语言或非语言的姿势、表情、手势等方式来回答大人。
案例一
小于,男,3岁8个月,通过调查了解他发病前有简单语言,后语言能力逐渐下降;在听觉统合训练后孩子的语言几乎不在出现,只是偶尔会有些无意识发音。
这里采用以下两种方法进行发音训练:
方法一:由于小于有一定的模仿能力,先从简单的模仿大动作指令做起,(选择好强化物,动机明确)具体如下:拍拍手(强化)——跺跺脚(强化)——举胳膊(强化)——张嘴(强化)——“a”音。从简单的指令到模仿口部动作,其次到发音,带动孩子的积极性;(拍拍手、跺跺脚、举胳膊都是小于很容易完成的项目,培养孩子的信心;突然穿插一个发音训练“a”,让小于为再次得到强化物而努力发音。)在从口部动作起,伸舌头、双唇上下“baba”的音等。
方法二:选择好明确的动机后(强化物),让小于和一个有语言能力的孩子(A)坐在一起训练;训练者发指令从易到难,如说“a”,A会很快的为得到强化物说“a”,及时给A强化;从而来带动小于的动机,他会为得到强化努力的发“a”音,再及时给以强化。
经过有4周的训练孩子的语言再次出现,并且会去模仿3—6个字的句子。互动语言上也有很大的进步能去命名很多物品名和卡片等。
案例二
君君,男,2岁1个月,通过观察了解患儿只有很少的自言自语(命名常见物品和卡片名);无模仿语言;不懂的提要求,一旦得不到时就会大哭大闹。
方法:先从简单的动作模仿开始做为训练内容;
活动①:强化记忆——在给他拿到物品自言自语时,在他之前说物品名重复说强化记忆,如:当呈现物品“白菜”时在他之前说“白菜”这是孩子会开始自己说“白菜”及时强化“好宝贝,跟老师说白菜了。”
活动②:在儿童行为操作同时用语言描述该行为刺激儿童的听觉;模仿进步很快,还学会了等待发指令。经过6周的强化语言训练,他先是能应答“哎”,在是“我要”;第8周时他能模仿一些简单的语言,会用语言提要求,表达“我要***”;还有互动语言“老师好”、回答叫什么、几岁等。
案例三
坤坤,男,3岁4个月,有语言(需求性语言阶段);主要问题是言语沟通障碍,在相应的场景中不会表达和发问。
方法:采用情境教学法进行语言训练
因为沟通语言离不开情境,只有在情境中告诉儿童应表达什么样的言语,表达后才能够从事某事(得到自然的强化)。先创设简单的情境如:(由易到难,逐渐泛化到自然情境中)
(1)把瓶盖拧的很紧,孩子要喝水是打不开,辅助他说“帮帮我打开”。(请求帮助)
(2)突然中断正在进行的游戏,让孩子表达“妈妈,我还想玩***”。
(3)让孩子吃饭,不给他勺子,辅助表达:“妈妈,勺子呢?”(表达缺少的物品)
(4)进教室是敲门,辅助发问“我可以进去吗?”
(5)当儿童有意图要做某项活动时,辅助表达“我可以****吗?”。
(6)和孩子进行小汽车游戏时,辅助发问“谁要小汽车?”等等。
通过10周的情境教学坤坤的语言能力进步很快,能把在所学的内容运用到不同的情境中。
在进行情境教学时应注意:①和儿童进行游戏互动时,训练者要和儿童平视;②做孩子的朋友,不要去责备孩子;③循序渐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