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对夫妇抱着3岁半的孩子到上海市某区早期教育指导中心求助。原来这孩子没有伴,父母要上班,孩子和家里的老人也无法沟通;他成天一个人在家玩,父母跟他说话也不答理……孩子为何这么孤僻?医生检查后的结论是“儿童自闭症”。
不久前,一对夫妇找到幼教专家诉说他们的担心:孩子以前很乖,可2岁半以后突然变得不听话了,什么都跟家长“对着干”,“孩子是不是有什么问题?”小夫妻焦急万分地问。专家解释说,2至3岁是孩子的人生第一个“反抗期”,表明其独立意识开始萌芽,“不听话”正是孩子健康成长的表现。
还有一对年轻夫妻,因为都要上班,就给孩子请了保姆,还把苏北乡下的爷爷请来“保驾”。没想到,孩子1岁半了,还不会说话。原来,在这样一个小家庭里,竟有三种语言:夫妻俩讲上海话,孩子的爷爷讲苏北话,而小保姆则是满口的安徽方言。在这样的语言环境里,孩子学话,跟谁学呢?无所适从,孩子的语言发展能力就受到了抑制……据了解,在上海,3岁前缺少正常养育的幼儿不在少数。专家呼吁:学前教育应向前延伸,抓紧普及0至3岁的启蒙教育。
启蒙:提前到“零岁”
某幼儿园在招生中遇到一位4岁儿童,身体健康,却不会说话,经过调查,孩子1岁前遭受意外刺激,由于家人没有及时采取教育措施,造成孩子不可逆转地“失语”。
专家们认为:0至3岁是人一生的最佳发展期,进行科学、系统的教育,将使孩子受益无穷,相反,疏忽了这道“槛”,将有可能变成终身遗憾。
据了解,近年来,由于优生观念的普及和医学水平的提高,本市新生儿先天残疾率不断下降,而由于早期教育缺失和不当,造成的肢体畸形、自闭症却呈上升趋势。
启蒙越早越“省钱”
在我国,有“三岁看到老”的说法。脑科学研究表明,新生儿的大脑重量已达到成年人的60%,出生后的33个月是人一生中大脑成长最迅速的时期,在营养和环境的刺激下,繁殖神经元与神经元相接触产生突触,根据“用进废退”的原则,3岁以后保存下来的突触连接决定着一个人独特的情感、智力和思维方式,可见0至3岁教育是多么重要。美国科学家进行的一项追踪比较研究也表明,早期教育投入1美元,可达到3岁后投入7.16美元的效果。
那么,0至3岁教育怎样开展最有效呢?专家提醒:孩子的成长离不开亲情关怀和爱抚,加强家庭教育指导,提高家长、保姆的早期教育意识和能力,营造良好的家庭成长环境,是做好0—3岁教育的关键。据了解,卢湾区提出学前教育“零拒绝”,成立面向全区婴幼儿家庭的0—3岁早期教育管理服务中心,对家长进行答疑解惑,并为每个新生儿建立成长档案,依托幼儿园、社区里弄开展上门指导服务,取得较好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