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复刻板行为(restricted and repetitive behaviors,RRB )是孤独症谱系障碍的核心症状之一,不仅严重影响患儿的社会交往、沟通交流、社会适应等技能的发展和预后,同时,也给家庭带来沉重负担,针对自闭症儿童的重复刻板行为,家人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极大的影响了家庭生活。干预刻板行为有利于改善患儿及家庭的生活质量。
按行为特征可以将重复刻板行为分为两组,即容易发现的低水平RRB和复杂的高水平RRB。前者包括刻板行为、自伤行为;后者包括强迫行为、仪式化行为、行为同一性、狭窄兴趣。
对于个体而言,低水平的重复刻板行为更多地表现在年龄小、智力水平和言语技能低的自闭症患儿;大龄、智力水平较高,且言语技能较好的的患儿则更多的表现出高水平的重复刻板行为。同一个个体可同时存在多种重复刻板行为,但随着年龄的增长,低水平RRB会趋于稳定或改善,但高水平RRB则会越来越严重。
目前,重复刻板行为可通过药物和行为干预两种方法,本文将和大家分享几种常用的行为干预方法。
有的自闭症儿童的刻板行为表现在上下学时一定要走固定的路线;每天饭后的娱乐活动顺序要一致;戴的口罩必须是蓝色的,白色的不戴......当临时出现改变时,患儿往往会产生较大的情绪波动,家长先是安抚,安抚无用开始使用威胁“你再这样就下次就不带你出来了。”于是孩子哭闹的更凶,最终家长只能妥协或者硬逼着孩子接受这临时的改变。
为了避免类似情况发生,家长可以向儿童提前预告活动的变化,预告的形式可以是图卡等视觉提示。(如何选择视觉提示方法具体可点击阅读:如何使用视觉支持系统帮助自闭症孩子更独立?)若孩子认知能力较好,可以提前同孩子沟通,让孩子做好心理准备。提前预告的做法能能大幅度减少自闭症儿童情绪不安的程度。
区别强化可降低不良行为的出现,是指当孩子出现正确行为时给予强化。具体可根据儿童的刻板行为,创设特定的情境,并给予适当的强化。如儿童的刻板行为是转圈,当发现孩子在转圈时,干预者不予理睬,不和孩子产生眼神接触,不经意拿出孩子的强化物,并发出声响吸引其注意力,当孩子走过来一同参与活动时,干预者给予强化物,并配合社会强化“哇,你玩玩具玩的真好。”
当自闭症儿童的社交技能提升后,不仅能促进同伴间的社会互动,还能减少重复行为。选择社交能力较好的普通发展儿童,愿意配合成人指示,在自然情景下与自闭症儿童积极互动,从而改善自闭症儿童的社会交往能力。
对于狭窄兴趣这类高水平的重复刻板行为,拓展兴趣可帮助减少自闭症儿童对某种物品的“痴迷”程度。拓展兴趣的方法包括在原有强化物上开发新玩法、搭配原有强化物推荐新的玩具和活动。(详情可点击阅读:科普|如何拓展自闭症儿童的兴趣?)
重复刻板行为作为自闭症的核心症状之一,相较于社交障碍更为复杂,并且给日常生活功能带来损害。总的来说,对于自闭症儿童的重复刻板行为不是一定要将所有的刻板行为都扼杀,也不是置之不理,任由发展。而是要从病理、心理、行为等多个角度出发,结合医学、教育和行为干预,才能更好地帮助应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