啥是自闭症?简单来说,这是一种先天精神疾患,与后天家庭教养无关,且不同孤独症个体的功能水平和症状程度上都有着较大的个体差异,但在社交沟通上均存有缺陷,常会表现出重复刻板的行为或狭窄局限的兴趣。[1]
自闭症的治疗目前主要依靠康复训练,因为自闭症是一种真实的器质性疾病,不是性格缺陷等情绪障碍,单靠心理咨询就可以改善症状的疾病。
自闭症不仅危害大,而且十分难发现,因为自闭症通常是出生起就已经有了的疾病,此时的孩子因为发育生不成熟,表现上也很难发现疾病的征兆,只有在孩子成长到3岁左右,相应的症状才表现出来,如果能及时发现,此时通过训练干预还有希望恢复大部分能力,如果发现不及时,那很有可能造成很多无法挽救的后果。那么,在孩子婴幼儿时期,有哪些异状是家长们应该注意的呢?
在讲述这三个症状之前,先教家长们如何判断这些异状。
目前认为孩童患有自闭症多起病于0~3岁,所以在这段时间,父母亲应该多注意观察,其主要表现为三大核心症状:社会交往障碍,沟通交流障碍和兴趣行为障碍。[2-3]
社会交往障碍:患儿缺乏社交兴趣主要会呈现出只会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且对于他人的呼唤或打招呼不大理睬,周围无论发生什么事都显出与他无关。婴幼儿一般表现为目光回避,不愿与人贴近,包括与自己的父母亲也不依恋亲密。
沟通交流障碍:语言发育的迟缓是自闭患儿最为明显的症状,有近8成的父母是因为儿童在语言方面的异常才到院就诊。一般而言,自闭儿往往开口说话均比较晚,有些孩子到了2岁之后才会说些简单的词语,更有甚者,到了3~5岁等大龄年龄才会咿咿呀呀的简单发音。
兴趣行为障碍:在这方面,患儿较正常孩子喜欢的活动内容会比较局限,狭窄,且一般儿童喜欢玩的玩具患儿都不感兴趣。但这个表现可能在一些心比较大的父母并不会那么重视,更有些父母会认为孩子这是“专注”某领域,并表现为“独特”的爱。
需要区别开来的一点是,自闭患儿的兴趣点一般是瓶盖,车轱辘,等常人不能视之为玩具的物品,且他们喜欢这些物品表现方式也较为刻板及“自律”,比如按固定的方式折叠摆弄,要求“玩具”一定要放到特定的位置等。
诚然,自闭症的治疗原则是“早发现,早治疗”。越早进行治疗,其改善的程度越发明显。目前临床上主要的干预手段有行为分析治疗及药物治疗。但因为其发病机制至今未研究清楚,故暂时没有特效药。
在实际的自闭症治疗中,往往只有在患儿出现严重的行为问题或严重的情绪障碍时才会考虑使用药物进行短时间的缓解,行为分析治疗法则是当前治疗自闭症最为常用的方法。
而也正因为自闭症的病因不明及复杂性,使得人们对于该疾病的认知颇有偏差。尤其是对于患儿的家长们来说,其往往在精神上受到沉重打击。绝大多数家长的反应是震惊、迷茫、恐惧和忧虑,还有的家长会产生内疚或对其他家庭成员的责备,认为自己或他人对孩子的病症负有责任。[4-5]
但在事实上,大可不必如此。对于自闭患儿来说,他们并非喜欢“孤独”,与正常儿童一样,他们也存有好奇心,只是不知道该怎么加入游戏,怎么应景调整自己的行为。因此,在很多层面上,他们跟普通孩子还是有相当多的共同之处。
相对,家长们最应该要做的,便是尽快调整好心态,接受孩子患了自闭症这个事实,并以正常心态去对待,不用过分给予优待和过多的干涉,采取开放接纳不排斥的态度,在他们需要帮助的时候给予适时的引导指点,配合专业人员做有计划、系统科学、规范地进行康复训练,对他们来说就足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