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式的教育当中,似乎比较少提到与孩子建立沟通习惯,甚至在传统的儒家思想架构中,三纲五常其中一纲是父为子纲的想法是父尊子卑,父必须从属于子。
当然,传统的儒家思想架构最理想的状态是父慈子孝,和家欢乐。但是,也正是因为这些思想,影响了中国的家长们,他们不擅长,或者说不乐于培养孩子的沟通习惯,所以很多患有自闭症的孩子,因为缺少沟通,不会沟通,而无法控制自己的情绪,给其家庭造成很多烦恼。
比如,父母们常常会遇到这样一种状态——孩子总是习惯的犯某一个错误,怎么讲孩子,孩子都不听,甚至还会反过来与父母发脾气。而这种情况,如果发生在特殊孩子身上,则是容易演变成孩子情绪失控的场景,这是为什么呢?
因为特殊孩子不善表达,所以孩子们容易记住当时的场景,这个场景可能是父母情绪高涨导致声音分贝越来越高让他害怕,也可能是父母对孩子屡犯的错误感到落寞,下次当父母又出现这样曾经出现在他们记忆里的情绪场景时,孩子就会先用情绪失控来抵抗父母的情绪,而这其实也是与孩子不善沟通的结果。
如果父母们常常遇到这样的状态,那么就要仔细想想是否与孩子缺乏沟通,沟通就像是人与人之间的润滑剂,夫妻关系需要沟通、职场的同事之间需要沟通、同侪之间也需要沟通,可見溝通之重要性,与特殊孩子相处更是要首重沟通,但沟通又要从何下手呢?我们可以:
看到第一个,父母心中一定会有许多疑问,比如:我几乎天天和孩子说话啊!还要怎么跟孩子多说话呢?这边指的多和孩子说话是坐下来做较为深度的沟通,特别是特殊孩子难以适应环境或其他事物的转变,因此在这些转变之前,我们可以多和孩子沟通,帮孩子做心理建设,对于孩子的疑问细心的解答,也可以问问孩子的看法与想法。在谈话的过程中,别忘了多倾听孩子的想法,别带有太多强烈的主观意见,不然会有反效果哦!
与特殊孩子对谈时,父母需要注意自己讲话的句子长度还是用字遣词,句子不要太长,用词不要太艰深,因为太长或用字太艰深的句子都容易让孩子听不懂,当孩子听不懂时,父母又可能心急的让讲话的分贝越来越高时,孩子就会抗拒与父母谈话。
在与特殊孩子谈话时,是不是很多时候孩子都表现得兴趣缺缺的样子,这时候父母就可以透过肢体语言来吸引孩子的注意,当父母说的越生动、孩子就越容易被你吸引,当孩子被吸引时,自然而然的就会回应父母所说的话。
不知道大家会不会有这样的感觉,当与朋友聚会聊天时,有人一边滑着手机一边听你说话,有时还脱口反问"你刚刚说什么"?当下,是不是会觉得到对方不尊重你,感觉特别差。
与孩子谈话的时候也是一样的,与孩子谈话的当下,请尽可能的把电子产品放在旁边,好好的与孩子进行一场亲子时光,当孩子感受到爸爸妈妈的尊重,孩子也会愿意多和你说说心里话,亲子之间的关系无形中又拉近了一点。
与孩子一起共读绘本吧!故事绘本里有生动的场景,细腻的故事,让父母可以透过故事让孩子了解生活场景、情绪识别、是非对错等等。此外,也可以透过故事作为提问的素材,询问孩子对于故事的想法与感受,父母也可以与孩子交换彼此的想法,从而了解孩子内心的真实感受。
有些爸爸妈妈为了维持夫妻关系会在睡前谈谈心,交换一天下来的心情,让彼此间的距离更为靠近,对孩子来说,睡前谈心也是很重要的哦~与孩子聊聊,最后再来个拥抱道声晚安,父母的拥抱就像是一颗定心丸,给孩子满满的安全感,此外,睡前谈心的习惯也可以慢慢的引导孩子说出自己的内心感受。
因为自闭症的孩子动机较弱,在建立沟通习惯的过程中更需要耐心与创意,有时,孩子的不回应可能会让父母很灰心,但是,父母的用心孩子一定感受的到。当然,不同程度的自闭症孩子建立沟通的方式也不尽相同,在这过程中还需要父母多多的脑力激荡为自己的孩子发展出最适合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