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我意识可以让孩子将自己和这个世界分离开来。孩子只有认识了自己才能很好的认识他人。自我意识弱的孩子一般对于外界的关注很少,也无法正确认识自己和他人的关系。
自我意识干预是一个系统的康复过程,并且绝对不是简单的DTT回合就可以很快提高的。首先家长要对自己孩子的自我意识水平有个清醒的认识,根据自己孩子的能力采取正确的方法,加上在生活中多给予正确的引导,才能帮助孩子更好的发展自我意识。
下面介绍几种自闭症干预项目:呼名、模仿、身体部位识、别面孔识别。
呼名在我之前写的“我叫你你敢答应么?”里面已经详细的介绍过了,这里不再多说,不了解的家长请往前翻订阅号。
我在这里再重申一次,呼名反应对我们的孩子来说很重要,希望大家能踏踏实实将孩子的呼名反应做扎实,这对于孩子以后步入社会将会帮助非常的大。
模仿是后续学习的基础,对于孩子非常重要。我在之前的文章中也专门的提过模仿,不知道该如何提高的往前翻一下。
自己身体部位的识别是早期孩子建立自我意识必不可少的一个阶段,在这里顺便告诉大家一个测试孩子自我意识是否萌芽的小实验,实验名字叫做“红鼻头实验”。
操作也很简单,趁着孩子睡着的时候在孩子的鼻子上点个红点,孩子睡醒后拿个镜子放在他的面前。如果孩子在镜子里看到红点伸手想去擦镜子里面的鼻子,基本可以看出来孩子的自我意识很弱。反之,伸手擦自己的鼻子,则证明孩子的自我意识已经开始萌芽。
下面介绍一些方法来帮助大家提高孩子对于身体部位的识别能力:
1、照镜子
家长可以买一面照到全身的大镜子,经常在镜子面前和儿童玩指一指五官及身体部位的游戏。
2、身体部位儿歌
我们生活中有很多儿歌都会涉及身体部位,可以边唱儿歌边和孩子做身体部位的游戏。这类身体部位的儿歌如果孩子可以完成,就代表孩子现在可以脱离镜子的提示,大脑里面基本已经有自己身体部位的意识了。
3、动作和操作指令
能够识别自己的身体部位,并且学会在指令下正确控制自己的身体,是自我意识的重要能力。
动作指令:
胳膊伸平、双手高举、叉腰、跳、蹲、跑、扭屁股、弯腰、跺脚、闭眼、摸鼻子、张嘴等。
操作指令:
撕纸、拉绳子、推小车、搬椅子、抬桌子、擦玻璃、盖被子、扣上盒子等。
1、单人照片指认
首先要准备若干张照片,照片有别人的和自己的,孩子要从不同单人照当中找到自己的照片。
2、合照指认
在家庭合照,游玩合照和其他集体合照当中找到自己。
3、脸部图像拼贴
把孩子的照片剪成若干块块数依据孩子的能力自行来确定、,然后要求将破碎的图片拼成完成的面孔,当孩子拼图的时候遇到困难,可以用原图或者镜子来给孩子进行视觉提示。
4、自画像
当孩子具备一些绘画能力后,可以让孩子给自己画画。
开始时,给孩子画出大概轮廓,比如脸的形状,让孩子涂色。然后逐渐撤销轮廓的辅助,让孩子自己来画。
坚持让孩子画画可以发现孩子对五官位置。身体比例等掌握的越来越准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