聪聪(化名),男,5岁3个月,感统测评结果,前庭为重度失常(28分),本体中度失常(39分),触觉轻度失常(47分),粗大动作发展年龄为4岁1个月,相较实际年龄有1岁2个月的差距,除此之外儿童的表达能力较为薄弱,延迟满足能力欠缺。
感统课程中,喜欢有前庭刺激的活动,比如,吊缆、大龙球和蹦床等,进教室的第一件事就是玩吊缆,不愿意做自己的目标项目,也不愿意参与社会性游戏,不能接受等待和排队,一旦不能玩吊缆,情绪问题就会爆发,表现为自伤、攻击他人,例如,拍打自己的头,推其他小朋友。与此同时,家长也倍感焦虑,使得康复的进展延缓。
儿童自身整体能力欠佳,比如延迟满足能力不佳、运动功能发展不良、语言表达能力欠佳、导致儿童不参与自己的项目活动和社交游戏,也无法接受与他人共同参与游戏(玩吊缆)。
1、调整任务活动,提升儿童运动功能表现:
首先,降低项目的难度,或者降低活动要求,选择一些易于完成的,作为开始,一点点的升级难度,提高儿童的运动表现。
只要儿童愿意参与项目,不要求做得有多标准,即使是在辅助下完成的,也要及时的给予强化,让儿童在能力范围内完成任务并得到奖励,同时,也可以提高儿童做项目的积极性。
例如本月的活动中--趴地扣球,这个项目对于儿童自身的注意力要求会比较高,所以在课程中,为小朋友进行了降阶处理,将海洋球换成了比较固定的积木、珠子,且在平地上玩,缩短与目标物的距离,抬手就能扣到,适当减少任务的时间,增加强化的频次,使得儿童获得更多的成功体验,并且提升儿童的自信心,同时还可以培养儿童对该活动的好感。
除此以外,像跑踢固定球、行走梅花桩这类活动,则对注意力的维持与身体的控制能力要求更高,我们也及时做出了调整,将一些更容易完成的活动穿插其中,例如滑滑梯或者走平衡木等最为基础同时又可以从当前的活动中短暂释放的活动。
2、用简单的语言表达替代情绪行为,提升儿童表达能力:
在感统课程中,为儿童创造环境,并且辅助儿童表达基本的要求,比如想玩吊缆的时候,说“我要吊缆”,家长立刻带他过去,同时强化孩子“很棒,跟爸爸说了,就可以玩”。感知到孩子想要去卫生间,立刻辅助孩子说“我要尿尿”,立刻带他去的同时,强化孩子“宝宝特别棒,跟爸爸说了,我们去尿尿”等。由于孩子的表达能力比较弱,多数时候,是通过行为问题;来表达自己的需求或者情绪,所以,通过一些简单的语言表达来替代问题行为,是十分必要的。
3、延长儿童延迟满足的时间:
在项目过程中,将任务时间灵活安排,逐渐提升儿童做项目的时间,就像本月的目标活动,走梅花桩,刚开始在上面站一下,就可以得到吊缆的活动作为强化;后面,逐渐延长,比如一轮-两轮-三轮,依次类推,延长孩子的延迟满足时间。
需要注意的是,过程中要及时与家长沟通,切忌操之过急,也要及时给家长鼓励与支持,告诉家长,可以配合就是进步,每天有一点变化就可以了。另外一个思路,就是通过发展其他的“偏好物”,或者使用“代币”。孩子在生活中比较喜欢酸奶,那么在完成活动的时候,可以将“喝酸奶”作为孩子的强化活动,避免出现吊缆被占用,儿童又出现情绪问题。后期,待儿童延迟满足初步建立以后,可以发挥“代币系童”的功能。先获得一个小贴纸就可以做吊缆,后面转化为2个、3个,依次类推。需要注意的是,在结束吊缆活动的时候,要提前预示孩子,比如“我们还有5个数就结束啦”,便于儿童可以更好地配合。
4、教会家长辅助技巧:
首先,告诉家长尝试站在儿童的角度去思考当下发生问题的原因,充分的理解孩子的每一种情绪,他们只是用错了表达方式。并且家长的情绪表达也会影响孩子,当孩子出现高张力的情绪时,家长首要做的,就是冷静,安抚。其次,儿童的能力不足,是不争的事实,所以,及时辅助也是我们必要做的。也许我们期待的目标是“10”,但是,就算是在辅助下,只完成了“1”,我们也要用力的夸奖孩子,并且给予实质性的奖励,比如给他想要的吊缆,或者抱抱、亲亲孩子。需要注意的是,强化的时机是非常重要的,需要家长及时的关注孩子的任何一个表现,出现我们期待的目标行为,就要变化着方式的夸奖孩子。同时,还需要家长灵活的掌握孩子的关注点,将目标活动和关注点相互结合。
经过两周的干预,在家长和老师的配合下,儿童情绪相较之前有了一些缓解,一节课(50min)由原来的情绪爆发3-5次,转变为,现在1-2次。课上目标项目的配合度可以达到百分之七十 。社交游戏也开始出现多次的主动参与。
值得庆幸的是,家长随班上课的心情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事实证明,适合的方法加上不懈的努力,一定可以改善孩子们现阶段的问题。